第T4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成长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心呵护“幼苗”健康成长
口碑是这样赢得的
儿童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6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记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儿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该科医护人员为患儿送上节日礼物。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儿科医护团队。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孩子们,我们来送节日礼物了。”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来到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儿科采访时,该科医护人员满面笑容地走进病房,为患儿送上一份节日的礼物——五颜六色的气球。此时,孩子们忘却了病痛,病房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其实,像这样和谐、温馨的画面,在该科不时上演。正是凭借“以患儿为中心,从实处着手,从温馨小事做起,让每一位来院的孩子得到亲人般的关爱”的工作理念,使得到该科就诊患儿人数逐年增多,赢得了不少患儿家长的“点赞”。

  一切围着患儿转

  在该科,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身穿的都是粉色的工作服。据该科主任党秋菊介绍,如今,不少患儿都有“白大褂恐惧症”。为了让患儿更好地就医,她们更换了工作服的颜色,以此来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惧感,顺利接受治疗。

  同时,为了减少患儿对打针、输液的恐惧感,该科护理人员苦练技术,真正做到“一针准”。采访中,该科护士史瑞在为一名患儿建立静脉通道时“一针见血”,迅速地为这名患儿输上了液体。

  “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就拿扎针来讲,小孩子好动,血管又不好找,若一次没扎上就得重新扎,如果小孩子哭闹,做父母的就会心疼不已。这就要求儿科护士要有一流的扎针技术,真正顾及家长的情感需求。”该科副主任田艳荣介绍。

  正是因为该科护士技术水平高,其他医院遇到特殊患儿时,就会邀请该科护士前去扎针。

  不仅如此,该科护士还自学考取了公共营养师和理疗师等,并为患儿开展相关服务。该科护士长李荷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先后拿到了公共营养师和理疗师相关证件,真正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

  鉴于患儿表达能力差,病情变化快,症状体征隐匿,而家长大多缺乏观察病情的能力,因此,该科护理人员每天必须频繁地查房,以便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从而确保医疗安全。

  据该科副护士长白俊华介绍,除了担当“巡视员”这一角色外,该科医务人员还扮演着多重角色。比如,为了安慰患儿的父母,她们需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为了能让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她们需要扮演幼儿园阿姨的角色;为了让上学的患儿不落下功课,她们有时还需要扮演教师的角色。

  为满足患儿的就诊需求,该科一直执行全天24小时门诊和无假日门诊制度,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该科均安排医生进行接诊,真正做到“以患儿为中心”。

  医术精湛美名扬

  目前,肺炎是全球公认的婴幼儿“第一杀手”。有相关学术报告显示,全球每分钟就有1名儿童死于肺炎。全球因肺炎引起儿童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因艾滋病、麻疹和疟疾引起儿童死亡人数的总和。在我国,肺炎是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

  在肺炎中,毛细支气管炎最为凶险。小孩发病2~3天就会出现气促、喘憋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威胁生命。该科通过雾化等综合疗法,在毛细支气管炎救治方面,疗效显著。

  前不久,一名来自原阳县的患儿因患毛细支气管炎,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后,慕名前来该科就诊。最终,在该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这名患儿最终转危为安。其实,像这样的成功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病例,在该科还有很多。

  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该科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据介绍,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慢性病,它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着患儿的生命。从2008年起,该科开展了大量的哮喘防治工作,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吉纳方案治疗小儿哮喘,为众多哮喘患儿提供了最先进、最科学的诊疗服务,受到患儿家长的普遍好评。

  过硬的技术水平,是救治急危重症新生儿的保证。目前,该科抢救急危重症患儿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新生儿窒息抢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癫痫持续状态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抢救成功率高达98%。“我们在救治急危重症患儿方面,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应该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党秋菊说。有一次,该科在抢救一名早产儿时,由于其病情十分严重,家属已经打算放弃治疗。可是,该科医护人员仍不放弃,经过努力,终于将这名患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急危重症患儿的急救和小儿疑难杂病的诊治等工作,该科配备了多功能监护仪、蓝光治疗仪、早产儿培养箱、新生儿辐射抢救台、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呼吸机、微量注射、微量血糖检测仪、经皮测胆仪等先进的设备。

  实现医疗“零纠纷”

  在医疗系统,儿科往往是医院中最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地方。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比重的日趋增大,大家对儿童健康和疾病更是高度重视,一旦诊断不清或者疗效欠佳,极易引起医疗纠纷。而该科医护人员经过不断努力,尽力实现医疗“零纠纷”。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死亡率高、抢救难度大的疾病,发病时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不易被确诊。曾有一名11岁女孩在该科就诊时,被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该病的警惕性,往往只注意患者的某一主诉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表现,对本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党秋菊说,“暴发性心肌炎发病迅猛,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70%~80%,且治疗效果差。我们因为诊断及时、准确,为这名女孩赢得了救治时间。”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全球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通俗地讲,噬血细胞综合征就是人体血液内吞噬细胞过分活跃,不分敌我,将有用细胞一并吞噬,严重的甚至会侵蚀人体组织和器官,患上这种病的人数没有白血病多,却更加险恶、更加凶猛,病情恶化非常快。前不久,该科就遇到这种十分罕见且难治愈的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是一个7个月大的婴儿,此前患儿曾反复发热,多方治疗,疗效欠佳,后到该科就诊时被疑诊为嗜血细胞综合征。由于病情十分严重,该科医生建议患儿家属立刻到郑州一家对这种疾病有救治能力的省级医院进行治疗。事后,该科的诊断水平得到了印证,这名患儿被这家省级医院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

  “没有扎实的内功,这些病很难诊断出来。”党秋菊说,“对于一些我们无法治疗的疑难疾病,我们均会建议患儿家属及时到上级医院就诊,确保患儿能够及时诊治,得到最好的治疗。”

  俗话说:宁看十大人,不看一小孩。由于儿科医生的诊治对象多为不善言语,甚至不会说话的孩子,因此要比其他科室的医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病症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病情的变化。该科医护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揪出一个又一个危害儿童健康的“元凶”,为患儿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本报记者 朱传胜)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