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建章、张国胜)5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德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报送的报告上作出批示:近年来,全市法院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少年审判工作重点突出、基础扎实,尤其在推行庭前社会调查、引入心理矫治、实行“圆桌审判”、注重“回访帮教”、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特色鲜明、效果明显,值得学习借鉴。
据了解,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首次向社会发布未成年人综合审判白皮书《全市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报告(2010~2014)》。白皮书透露,过去五年,全市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91件,判处未成年罪犯1385名。从统计情况来看,全市未成年人犯罪呈总体下降趋势,尤其是近三年来逐年稳步下降。在犯罪类型上,抢劫、盗窃、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五种暴力及侵财性案件居多,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些犯罪多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呈现出无预谋、松散、偶发、不计后果等特征。从犯罪类型上看,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不断朝成人化犯罪类型扩展,如容留他人吸毒罪、组织卖淫罪、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以及利用网络实施的智能型犯罪。80%的未成年人犯罪皆因无人监管或监管不到位。家庭只对其提供物质需要,对其生活及精神需求不管不问,这类未成年人极易走上犯罪道路,这也是法院在对这部分未成年罪犯适用非监禁刑时出现的最大难题。白皮书还重点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基本情况及犯罪原因,提出了司法建议。
在批示中,王明德希望全市法院的少年审判工作与时俱进,善于总结提高,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和犯罪预防,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要做好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起草工作,把全市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共青团青少年教育维权工作、中小学学生思想教育尤其是法治教育工作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营造工作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加以梳理归纳、总结提升,形成符合未成年人成长规律要求和焦作工作实际、具体管用可操作的未成年人保护的措施办法,并尽可能快地以地方立法形式予以颁发实施,以推动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