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利,我正做碾转呢,咋突然没电了,你快来帮我看看。”5月28日10时15分,温县岳村乡牛洼村村民牛银安正带领几名工人做碾转时,电动石磨突然停止运转,于是他赶紧拿出手机拨打了村电工牛小利的电话进行求助。
10时23分,牛小利满头大汗地赶到了。原来,村里新装了几盏路灯,牛小利刚刚忙完,还没顾上喝口水,就接到了牛银安的报修电话。经过仔细排查,他找到了停电原因:一个线路接头被烧断了。随后,手脚麻利的牛小利很快就排除了故障,恢复送电。“我进屋倒杯水的工夫,你就把线路修好了,技术真不错。”牛银安夸赞道。
每年麦黄时节,该村村民便把刚刚灌完浆、将熟未熟的青麦割下来,经过脱粒、淘洗、去糠、氽炒、脱皮、碾磨等工序,最终制作成独具特色的美食——碾转。村民们算了一笔账,每亩小麦可制作1000余公斤碾转,增收7000余元,但以前制作碾转全靠人工,一个人一天最多制作几公斤,因此民间也有“碾转好吃真难做,一碗碾转汗湿襟”的说法。
如今,有了电的帮忙,村民们不用再费时费力,电闸一推,脱粒机、电炒锅、剥皮机、电动石磨一齐运转,新鲜的碾转很快就制作完成了,村里的大型作坊一天能生产几百公斤碾转。为了满足群众的用电需求,温县供电公司先后为该村新增了315千伏安、20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为保证群众安全、方便、可靠用电,杜绝私拉乱接等现象的发生,该公司每隔200米左右就设立一个临时用电表箱,方便制作碾转的村民临时用电接线;农电服务人员全天24小时值班,第一时间为村民提供用电指导和服务,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