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峥嵘岁月写风流
小心“高考房”帮倒忙
骗局就在你我身边
控烟之路任重而道远
女娃悔婚拒退男方彩礼
讣 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6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峥嵘岁月写风流
——记青海省军区政治部原主任、中国将军书画院理事侯洛生少将
作者:本报记者 陈作华 王水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核心提示

  戎马倥偬数十载,枕戈戍边大西北……他从中原腹地的黄河岸边走出,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将军,从负责部队保卫工作到担任兰州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破疑案、挖蛀虫、反贪腐,屡建奇功,被誉为“军中神探”“护法使者”。

  从大漠驱驰到夜帐挥毫,从青丝少年到白发染鬓……他在疆场驰骋之余拾闲泼墨,把边塞文化与军旅情怀融入书法中,形成了榜草结合、飘逸古朴的艺术风格,作品参展到联合国总部,并被列入国务院国宾礼品特供艺术家。

  他就是从我市孟州走出去的青海省军区政治部原主任侯洛生少将。本报记者近日专赴兰州,探寻这位焦作老乡戎马戍边的精彩人生。

  屡破大案建奇功

  初见侯洛生,其儒雅谦逊的外貌与气质更像一个学者。

  侯洛生于1946年。因在洛阳出生,故取名洛生。1948年,侯洛生随父母回到孟州老家,整个少年时代都在孟州度过。

  1963年年底,部队征兵的告示吸引了他。可经历过兵荒马乱的母亲不想让他当兵,无奈他要求强烈,终于在17岁那年走进了部队。

  刚入伍,侯洛生便赶上了1964年的全军大比武。在一次投掷手榴弹训练中,他因用力过猛导致手臂骨折,康复后手臂不能完全伸直。但他并没有退出训练场,反而因势利导,利用手枪射击要求手臂保持微弯状态的动作要领,苦练枪械射击,并练成了神枪手,他的手枪射击在任何天气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成绩。

  在大比武后的第二年,侯洛生即被调入21集团军警卫连,先后任班长、排长,1968年调入兰州军区政治部组织处工作,次年调到政治部保卫部侦察处。这是负责纯洁、巩固部队的工作,同时又担负着对涉及部队内部相关案件进行侦破的任务。在这里,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在侦察破案、打击破坏部队建设的犯罪分子工作中屡立奇功。

  1983年,某坦克师发生7支手枪、数十发子弹被盗案。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如果不能及时破案并追缴这批被盗枪支弹药,则有可能对社会治安造成极大危害。已身为侦察处处长的侯洛生带领人员日夜奔波,经过摸排走访、缜密分析,很快锁定作案人系地方的两名不法分子。侯洛生采取“打草惊蛇”办法,让犯罪嫌疑人成惊弓之鸟,暴露行踪。结果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犯罪嫌疑人就被抓获,被盗枪支弹药全数缴获。

  1985年9月的一天,一名来自沿海地区的犯罪分子趁在部队打工期间,撬开军械库,盗走手枪2支、子弹数百发,打算回到老家抢劫银行。当时正值国庆节前夕,部队首长要求限期破案。侯洛生带领侦察人员顶烈日、冒高温,日夜工作,很快找到了被藏匿的枪支。但这一次他们欲擒故纵,暗中埋伏,等犯罪嫌疑人前来取枪时一举人赃并获。侯洛生不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破案任务,而且连带破获了此人在地方撬盗保险柜等18起案件。

  1986年,张掖军分区12支手枪、数百发子弹被盗。当时已任保卫部副部长的侯洛生亲自出马,带人会同地方公安机关一起开展侦察工作。很快,他确定此案系地方犯罪嫌疑人所

  反腐肃贪扬利剑

  1990年,侯洛生调任兰州军区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两年后升任检察长。军事检察院主要管辖现役军人的职务犯罪案件、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犯罪案件等,负责打击军内违法犯罪,开展军内肃贪反腐。

  1993年,侯洛生获得军区某部存在倒卖部队油料的线索。在军区党委的支持下,他带领检察人员立即开展调查。经过近半年的侦查,案情被查清,这是一起部队内部人员和地方人员勾结倒卖军用油料的重大案件,犯罪金额大,涉案人数多、级别高,仅正师级的干部就有好几人,其案情之大震动全军。

  按法定程序,包括师、团、营级40余名涉案军人被推向军事法庭。审判后,一名营级干部被枪决,多人被判刑。该案件的成功侦破,及时挖出了部队内部的蛀虫,为国家挽回了损失。为此,检察机关数十名干部立功、受奖,兰州军区军事检察院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集体一等功。

  通过这起案件,侯洛生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即如何在部队开展防腐教育,预防部队职务犯罪发生。很快,他提出了“抓小防大”的思路,就是从一些小的违法乱纪行为抓起,以案说法,开展法制教育,以期起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的作用。

  军区党委采纳了侯洛生的意见,在全军区开展了安全措施大检查,对发现的各类小的职务违法案件及时处理,以此教育部队、教育个人。同时,由军事检察院牵头,在全军区师级以上单位举办了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图片展览。

  为把“抓小防大”的思路落到实处,检察机关又编写了大量法制教材。侯洛生带头到机关、基层部队开展普法教育,亲自上大课,以案讲法、以案释法,授课范围达百余个基层单位。

  “抓小防大”工作起到了有效的警示作用,一些可能或即将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被扼杀在萌芽中,既保护了国家利益,又把一些干部及时从歧路上挽救回来。由此,兰州军区职务犯罪大幅下降,并保持多年。之后,“抓小防大”的做法在全军推广。

  在多年的检察工作中,侯洛生坚定维护法律尊严。同时,他注重抓办案质量,强调严格、公正执法,全军区检察机关所办理的批捕、起诉案件中没有一件冤案、错案。为此,兰州军区军事检察院受到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抒滨的高度称赞。

  2000年,侯洛生调任青海省军区任政治部主任,2002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3年兼任青海省政协常委,2008年正式退休。

  书坛翰墨更飞花

  戎马生涯45载,侯洛生建功无数,但在荣誉面前,他从来都是往后站。多年来,和他一起共事的战友大多都立功受奖,可他却一次次谢绝上级的嘉奖,以致他被称为“不佩戴奖章的功勋军人”。

  在从事保卫工作期间,虽然独立侦察或组织侦破多起重大案件,但他都谢绝记功授奖。一次因为一件大案侦破迅速,专案人员中有53人立功受奖,可担任组织领导职务的他主动放弃了受奖机会。在他任兰州军区军事

  检察院检察长期间,其下属检察干部几乎都被记过功、授过奖,可他一次功、一项奖都不要。在成功侦破当时军内数额最大的倒卖油料犯罪案件之后,按有关规定作为主管领导应该记功,可他依然婉言谢绝。

  “做好工作是我的职责,集体的荣誉、大家的荣誉就是我的荣誉,不需要记在我个人的头上。”侯洛生说。他淡泊名利的品格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广泛称赞。

  军旅驰驱曾试马,书坛翰墨更飞花。2004年,已从军队工作岗位退下来的侯洛生又专心拿起笔杆子,重启翰墨生涯。“毛笔是我学习写字的最初工具,可小时候没钱买墨,就用锅灰替代。如今笔墨不缺,我何不补补当初的缺憾?”他说。

  临摹名帖,但又不拘一家一派,而是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自成一体。侯洛生的书法进步神速,形成了苍劲浑厚、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他尤善行书,榜草结合的大字飘逸古朴,小楷书法亦隽秀俊逸。《将军书画报》评价他的作品:“字如其人,书以载志。侯洛生把边塞文化与军旅情怀融于字间,仿古出新独具风韵,字里行间透射着军人特有的豁达与豪放。”

  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展。2014年,其榜书《中华龙》作为中国将军书画精品在联合国总部展出。他的书法作品还被列为国务院国宾礼。

  “在部队时,我的职责是保家卫国;而今退休了,我就以自己的书法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侯洛生说,“每当我回到老家时,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给乡亲们写字。”

  作为国务院特供国宾礼书法艺术家,侯洛生的书法作品广受行家赞誉,但他从不以此为傲,每一次回到家乡,但凡乡亲求他写字,他从不拒绝,每次回乡所写的作品都有数十幅。如今在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他的书法作品。

  “人生是有限的,书法这种文化却是久远的。我把字留在人间,等于把自己的艺术生命留在世上。这就是我不吝啬笔墨、以字取财的原因。” 侯洛生说。

  侯洛生,对待书法就像对待功名一样,看得开、看得淡、看得远。

  人物简介

  侯洛生,孟州人,1946年生,1963年入伍,历任兰州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军事检察院检察长、青海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少将军衔。现为中国将军书画院理事、兰州军区将军书画院常务理事、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天南地北焦作人》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0391)8797351 8797355

  13938163209 13462827934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