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雪利
解放区财政局坚持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全员参与,齐心协力,谱写文明单位创建新篇章。该局自2005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以来,至今已满两届。
该局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组统一领导、班子分工负责、科室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
建立学习机制,丰富载体。该局将读书学习作为文明单位创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一周一学、一月一讲、半年一考”学习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和财政业务作为学习内容,坚持举办“周三夜校”“周五大讲堂”,师资力量由外聘教师和局领导、业务骨干组成,采取主持人轮流当、课题轮流讲、质量大家评等方式,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制定文明守则,规范做事。该局牢固树立“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服务理念,制定了文明守则和文明行为规范,要求每个窗口和科室的人员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树立了良好的队伍形象。推行“四公开一评价”,公开部门职责、办事流程和服务指南,方便了预算单位和办事群众。建立对外服务评价系统,办事群众可对各业务科室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每月公示、每季评比,并作为年底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开展帮扶活动,服务社会。该局干部职工与辖区29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经常开展帮扶活动。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文明交通倡议书,倡议人们文明通行。开展“微爱全城”、义务捐书等活动,向灵泉碑村捐助5台电脑,向辖区困难家庭的孩子捐赠了价值2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帮助学生路社区建立完善了社区居民议事制度;举办以“家和万事兴”“读书改变命运”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树立道德模范6人;设立善行义举榜,每季度进行评选公布,以榜样的力量鼓舞和影响身边人。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理财水平。按照新预算法要求,该局制定完善了《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范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意见》《涉农街道行政村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涉农街道村级“三资”管理办法》《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公务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增强了财政管理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全面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面覆盖,将采购工作的重点转向“事前评审、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后续合同履约监管上来。建立与企业联系交流机制,积极宣传各类扶持政策,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去年以来,该局想方设法为华科液压、华飞电子等企业争取上级奖励资金100多万元。
该局把财政导向彰显为“财政蛋糕”的普惠分割,转化成“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应,与5年前相比,2014年财政收入总量增加了87.5%,税收总量、税收质量位居全市城区前列,财政收支结构更趋合理。
新常态下,该局坚持“三公”经费做“减法”、民生支出做“加法”,近两年来节省近千万元资金用于美丽楼院建设,让全区百姓感受到了发展转型带来的成果。同时,“三农”、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科技方面的民生支出达到5.0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3.3%,有力保障了各项民生事业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