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马村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推进会召开已一个月有余,这段时间里落实情况怎样?各街道工作进展到哪种程度?工作推进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6月2日,该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汇报会上,这些问题一一得到呈现和解决。
在此次汇报会上,各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照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百分制考核表逐项汇报。不掩盖矛盾,不回避问题,不得过且过,为“四项基础制度”在基层的落实夯实了基础。正如该区区委书记翟耀南所说: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是机遇、是东风,与我们今年年初制定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因此,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必须狠抓落实。
为抓好“四项基础制度”在基层的落实,该区先后制定了《马村区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机制建设考核细则》《马村区矛盾调解化解制度机制建设考核细则》《马村区便民服务工作制度机制建设考核细则》《马村区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机制建设考核细则》等可量化的考核机制,并成立了由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牵头的专项督导考核组,每周深入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督促指导,按月评分排名。
作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实施主体,该区各街道党工委带领行政村(社区)基层组织克服困难,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基层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立足本单位、本行业、本系统实际,认真抓制度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而作为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的素质,也是该区在狠抓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落实中反复强调的因素之一。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落实,阵地、场地、资金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人的能力和水平,是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的提升。为此,该区不断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其能力素质。
为促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更好地开展,该区将拿出30万元用于奖励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中成绩突出的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党组织。而对于工作落实不力、年终考评排名末位的单位,将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情形严重的,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