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高血压病位于“三高症”之首,是现代医学的名词,在中医古籍中并无此病名,可归属于中医学中的“头痛”“眩晕”等范畴,并与“心悸”“胸痹”“中风”“水肿”等有一定关系。发病机理为肌体阴阳平衡失调,复加长期精神紧张、忧思恼怒或过度嗜酒、辣、肥、甘之物,而致心肝阳亢或肝肾阴虚,两者互为因果,并可发生化火动风,生痰等病理变化。一般早期偏于阳亢者多;中期多属阴虚阳亢、虚实错杂;后期多见阴虚,甚者阴伤及阳或以阳虚为主。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渚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对高血压病最早的认识。如今,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那么,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哪些优势呢?
症状改善明显
西医在治疗高血压病时,能很快使血压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但在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上效果欠佳。而中医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调整体治疗,如当血压升高并出现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烦躁等症状时,中医认为大多是由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阳亢化火所致,通过清热泻火、平肝熄风等疗法,可以使血压在下降的同时,上述症状也得到改善。
保护靶器官
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不能只局限于降压,更重要的是在降压的同时,预防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因为靶器官受损引发的心衰和肾衰往往比高血压病本身更为致命。而中医药在对某些受损器官的逆转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作用,使心、脑、肾等靶器官得到保护。
与西药合用减少副作用
中西医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各有优势,亦各有局限,如中医近期疗效低,而西药近期疗效较高,但毒副作用较大。临床实践证明,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或单用中药,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点。
降压平稳和缓
西医在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为达到目标血压而频繁增加或减少药量等情况,因此会常常出现血压浮动较大的现象。而中药降压作用和缓,稳定血压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早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还可以防止血压波动较大。
石国际 石素霞 杨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