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书记郭庚茂、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全省、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暨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对“三严三实”的认识和理解,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信念更加坚定,从内心深处打牢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根基,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上来。
“三严三实”是做人之道、为政之要。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修身增强党性,以慎行管好权力,以守纪保持形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的错误不纠正,就会铸成大错。小的毛病不及时诊治,就会发展为大病,等到病入膏肓,再治就悔之晚矣。所以说,“三严三实”既是领导干部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又是为政之要的必然要求。做官先做人,做人德为先。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时常拿出“三严三实”的标尺比一比、量一量,以严正己,以实导行,严实相济,校准作风建设航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永葆共产党人的坦荡胸怀和无私本色。
“三严三实”是作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新的举措。随着以反对“四风”为重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但是,还有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不务实效,脱离群众,不负责任,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因此,“三严三实”从最基本的做人、做官、谋事、创业谈起,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修身养性、为官从政、为人做事提出的新希望、新目标,也是对作风建设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
“三严三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源泉。改革的“深水区”绕不开、躲不过。面对群众的新期待、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让自己有底气、有功力、有定力,干事有想法、处事有章法、遇事有办法,在改革发展上不断赢得新突破、取得新进展。只有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才能正确瞄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制约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问题的研判和剖析中选准改革路径,从问题发生的规律性上把握改革措施,有的放矢进行改革。
“心中四有”是践行“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前提和保障。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就必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忠诚、干净、担当”贯穿到修身做人、从政用权、干事创业的全过程。坚持心中有党,对组织忠贞不贰;坚持心中有民,对群众贴心服务;坚持心中有责,对工作敢于担当;坚持心中有戒,对法纪倍加敬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真正把“三严三实”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合法院工作实际,从思想认识、为政之德、履行职责等方面,全面落实从严治院。
一要常怀敬畏之心。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只有对群众、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自觉做到心系群众、秉公用权,否则,就可能在人情世故中丧失原则、走向腐败,甚至出现徇私枉法、以权谋私,在我们身边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深刻教训。因此,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讲纪律守规矩,严以修身,对手中的权力、对人民群众时刻充满敬畏。首先,要牢固树立为民意识。永远记住自己是人民公仆,是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手中的审判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其次,要牢固树立公道意识。任何时候都要不偏不倚。办理每一起案件,不管当事人是谁,不管当事人背后站的是谁,都要出于公心,一视同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第三,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昂扬斗志,增强进取精神,以奋发有为的进取姿态、“三严三实”的过硬作风推进法院各项工作,坚决抵制为官不为、懒政惰政的不良风气。
二要务实重干。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自觉从各种应酬和羁绊中解脱出来,通过学习探求新知、提升能力,开阔眼界、创新思路。始终紧跟时代节奏,站在改革创新的前沿,了解新形势,掌握新本领,适应新要求,把学习的成果真正转化为提高领导本领、推进发展的举措,体现出实实在在的效果。其次,要加强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升工作标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好诉讼指导、判后答疑等司法释明工作,加强民生类案件审理,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立案登记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新型合议庭、小额诉讼、人民陪审员等制度改革,敢于树标杆、创品牌,真正把法院工作做实做好。
三要率先垂范。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将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反省一下自身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始终做到慎权慎欲、慎言慎行,守好做人做官的本分,做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恪守司法良知的人。其次,要转变作风,发挥以上率下作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踏实工作,踏实做人,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大力倡导“三严三实”作风,使“三严三实”真正成为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和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切实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四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他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指明了在什么情况下要敢于担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作为法院的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司法改革的重大使命和群众的殷切期待,要拿出焦裕禄同志“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学习邹碧华同志甘当“燃灯者”的工作作风,积极应对司法改革的复杂严峻局面,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千方百计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面对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涉诉信访难、执行难等问题,要敢于直面矛盾、勇于责任担当,不要怕出问题,不要怕担责任,要自觉担当起社会转型发展和司法改革的重任。同时,要勇于创新,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构建多元纠纷化解、巡回审判、普法教育工作机制,努力打造自身的特色和亮点。
五要强化主体责任。作为一把手,要落实好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抓班子带队伍,严格执行“一岗双责”,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强化层层负责,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加强对人和事的监督检查管理,强化责任追究,形成有错必究、有责必问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建立法官惩戒制度,制定出台《新型合议庭办案责任追究办法》《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的若干规定》等制度,修订完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提级管理和交叉办案制度,坚持“一案双查、一案双责”,对违法办案、枉法裁判、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实行零容忍、严查处,实现案件评查、司法巡查、审务督查、明察暗访“三查一访”的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大司法巡查力度,对长期未接案件、执行款长期不给当事人发放等工作进行司法巡查,以期发现问题遏制贪腐,推动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