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凝心聚力往哪聚?就是往经济上聚、往工业上聚、往产业上聚、往产业集群上聚。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心无旁骛抓工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税费、物业、物流、要素、融资等成本,打造服务更优的政务环境、成本更低的发展环境。二是企业家要科学管理。焦作有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是工业转型的宝贵财富。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战略重组,产品结构优化和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努力做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三是金融业需优化环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与企业是鱼水关系。金融部门要加大支持企业力度,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活血化瘀、生血造血。要建立新型政银企社关系,创新金融服务措施,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畅通实体经济血脉。四是科技人才需大力引进。人才短缺,特别是科技人才短缺,是制约工业转型的主要瓶颈。要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大力引进一批科技型人才,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二要找准焦作工业转型的“路线图”。“七五”“八五”时期,焦作抓住改革开放机遇,风神、中轴、制动器、中原内配、中州铝厂、焦作电厂发展壮大,奠定了焦作工业的雄厚基础;2000年以后,焦作进一步确立“工业强市”理念,深化改革,战略重组,优化产业结构,焦作经济很快步入全省第一梯队,创造了焦作工业的辉煌。国际国内经济下行以来,特别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焦作工业已经到了调结构、促转型、创优势的最佳时期,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对接新兴产业。深入研究《中国制造2025》和《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瞄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突出抓好我市十大产业升级,引领产业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终端化发展,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企业结构要转型,加强骨干企业培育,提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产品结构要转型,加快由产业链的前端、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终端迈进;产业结构要调整,大力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企业,从源头上治理污染;投资结构要转型,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力度,激活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发展方式要转变,强化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创客”、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谋划拓展更多新的链条、新的产业。
三要抓住焦作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当前,焦作正处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时期。抓发展、抓经济,要心无旁骛抓环境;抓环境,要统筹协调抓转型。一是当前抓稳增长。加强生产要素保障,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帮助困难企业解困。抓运行的同时,还要综合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二是同步抓转型。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工业发展主攻方向,对接国家、省产业政策,结合我市急需发展的产业制高点、急需培育的经济增长点、急需破解的产业困难点,抓紧编制“十三五”规划。同时,要编制好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找准攻坚方向、明确产业重点、制定支持政策,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要推进好重点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早建成、早见效。三是持续抓动力。重点抓三个方面:抓开放招商,做好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招商筹备工作,同时结合“一赛一节”,抓好文化专题招商、科技专项招商;抓相关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抓科技创新,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焦作特色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促进焦作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表彰了全市工业项目建设和中心城区突出贡献先进企业、企业服务先进单位。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姜继鼎通报了2014年度全市工业发展先进企业、企业服务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副市长乔学达作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报告。
孟州市人民政府、焦作市商业银行、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在会议上作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