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山区枯死的树根也具有重要的保持水土功能,起着不可替代的防止水土流失作用。这些被商贩称为“崖柏”的根干是从哪里来的?记者调查得知,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我市北部山区采挖的,拿到市场上来卖;二是冒着被处罚或判刑的风险从晋东南地区收购来的。来自解放区上白作街道龙寺村的一个商贩说:“我这些树根、树干都是从山西长治、晋城收购来的,冒着被判刑的风险,干这种营生有好多年了。”
乱采滥挖、加工销售野生植物根干,严重违犯了我国森林法和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我市按照国家林业部和河南省林业厅的指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林业、公安等有关部门,曾多次重拳打击。去年10月,我市森林公安机关和地方公安机关联手,出动40多名民警,对上白作村星期天市场进行突击整顿,一次清缴、处理树木根干、加工品1000多公斤,对这种违法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如今,死灰复燃。
这些乱采滥挖、加工销售野生植物根干的商贩,明知其行为违法,却又为何疯狂为之?最大的诱惑是这个产业链条上的暴利。
在这里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一个造型稍好一点的树根、树桩,少则三五百元,多则数千元,一个没经过加工的树桩要价高达3800元。加工后的成品要价更高,一尊身披袈裟的佛像要价竟高达1.5万元。卖佛珠、手把件的利润也十分惊人,佛珠大多上百元、数千元一串,核桃大小的手把件能卖四五百元。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外地来的商贩和卖手把件的商贩几经讨价还价,3个手把件以760元成交。
正是暴利的诱惑,才驱使这些违法者铤而走险。
为了保护我市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为了建设森林、生态、山水、美丽焦作,对乱采滥挖、加工销售野生植物根干的违法行为,我们绝不能再心慈手软了。
疯狂炒作的崖柏究竟是真是假,恶炒会带来哪些恶果?请关注本报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