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作业现场,严格防火防爆;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学习掌握常用的安全知识,吃透《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内容;开展各类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市垃圾处置管理站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生产,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6月4日,记者在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采访时,恰遇市城管局副局长蔡仁明带领该局安全生产督导组在这里检查。督导组一行查看安全工作记录、询问工作人员安全知识、检查生产现场安全设施……督导组对市垃圾处置管理站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肯定。
规范现场作业 严格防火防爆
“今年年初以来,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主线,以消除各类安全事故为目标,认真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规章制度、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建设,强化填埋作业安全管理,确保市垃圾处置管理站安全稳定规范运行。”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站长郭光志说。
在垃圾处理工作中,夏季防火防爆是垃圾填埋场作业规范化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高温天气到来,为确保场区安全生产,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从细节入手,严格把好垃圾进场关,对进场垃圾车辆进行称重计量和抽检,严禁车辆携带危险废弃物进入场区。
进场垃圾车辆经称重计量后,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倾倒至指定位置,用推土机及时推平、压实,并喷洒一次生物活性除臭剂,场区集中消杀为每天两次;填埋完成区域要及时进行黄土覆盖,有效抑制蚊蝇滋生和异味的散发;对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实行“生物处理+反渗透处理”的技术,出水水质可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对堆体内产生的沼气,由管道集中收集至发电站,每天发电量可达到3万度;对各项污染因子监测,特别是地下水监测,在该站化验室自检的基础上委托市环境监测站每季度进行一次。
目前,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日处理生活垃圾700吨左右,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各项污染控制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坚持安全培训 增强防范意识
围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该站着力从管理体制、制度、责任、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与途径,遵循科学规律细化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关键是人的因素。为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该站充分利用周五下午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掌握常用的安全知识,吃透《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内容,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
该站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每季度与修武县公安局王屯派出所召开一次安全座谈会,每年年初召开安全生产工作动员会与每年年终召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会,部署全年安全生产与总结工作内容,分析不利因素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该站在全场范围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做到安全生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形成党政一齐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专职人员抓的横到边、纵到底、上下左右都配合的管理体系。
抓好活动载体 促进安全生产
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坚持抓好6月份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夏季安全运营管理考核”等一系列活动,将围绕“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活动主题,结合夏季运行管理工作实际,从宣传发动与学习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案修订与应急演练、全面防御与重点防护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以此带动全年安全工作,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营造“人人参与安全、共建平安和谐”的氛围。
在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投入5万多元增设填埋场区各项指示、警示牌、设备名称标示牌25套,安装多处减速带、转角凸透镜,购入消防器材20余组,并对场区内现有的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及环境卫生设施辅助标志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加强水电设施安全投入,在管理区新安装生产生活供水系统一套,改造生产区备用供水系统一套;为配电房增设防鼠板、防高压击穿胶垫等,健全了安全用电、消防设施、器材管理、维护制度等,做到安全用水用电,杜绝各类隐患。
“安全生产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延伸监督网络、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为中心任务,着力破解影响安全发展难题,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科技保障、加强应急救援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促进形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新局面。”郭光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