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书中的年华
馒头山下读书声
烧“高”香
董浩叔叔勾起童年记忆
“高考后时代”需要好好把握
七月诗社,引我走上文学路
“谢师信”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师信”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作者:□叶金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信箱:jzrbsp@163.com。

  高考考完当天,笔者一位任教高三的朋友就收到了一封刚刚毕业的学生的来信。在信中,这位学生用深情的话语向教了他三年的老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这位学生在信中还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既没有买什么礼物送给老师,也没能力请老师吃顿饭,就用这封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笔者以为,这位学生的“谢师信”是报答老师多年栽培最好的礼物,应在毕业生中大力提倡。

  又到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谢师时。不知从何时开始,每到学生毕业之际,一些学生,不管是小学、中学毕业生,还是大学毕业生,为了表达对老师几年教诲的谢意,往往不是请老师到大酒店去赴“谢师宴”,就是花费不菲的钱买礼物送给老师。尤其是“谢师宴”更是一年比一年搞得隆重、热烈,一些酒店经营者也不惜花费巨资打广告、搞促销,以吸引学生家长前去摆宴“谢师”。一些老师每到学生毕业季,几乎天天在各大酒店里赴“谢师宴”,这不但有损教师形象,与教育部门的师德师风建设极不相符,而且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本职。对教师而言,学生学有所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便是最大的安慰。绝大部分教师既不会在乎学生是否请那么一顿“谢师宴”,也不会在乎学生有没有礼物相送。再说,学生给老师送礼物或请老师去赴“谢师宴”,既显得庸俗,又铺张浪费,与国家倡导的勤俭节约背道而驰。

  笔者以为,学生给老师写封“谢师信”的做法,不失为谢师的一个好创意,完全能够表达学生内心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对老师而言,一封封“谢师信”就是一笔笔宝贵的财富,远比吃一顿饭、收一份礼更具有纪念意义。

  因此,在学生毕业之际,学校和老师应该倡导学生用写“谢师信”的方式来表达内心对母校和恩师的真挚感情,拒绝“谢师宴”和“谢师礼”,重塑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性和神圣感。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