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加强指导,优先支持;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小农水重点县等涉农资金,综合提升高标准粮田建设;高标准粮田建到哪里,高产创建示范田跟进到哪里,实现高标准粮田建成区的高产创建全覆盖,提升了高标准粮田的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高产创建实施主体的作用。我市将种子企业、种粮合作社、种粮大户作为粮食高产创建实施主体,鼓励种子企业在示范田建设品种高产攻关核心区,在示范田建设品种繁育基地,通过示范效应,带动优良品种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我市在高产创建示范区集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良种推广补贴等农业项目。在市财政粮食高产创建专项资金外,各级农业部门还把农业产业化资金、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等集中起来,向粮食高产创建倾斜,提高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今年我市小麦生产再获大丰收,还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推广集成技术,强化技术支撑。”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农业推广研究员刘长青说。在今年小麦高产创建中,我市全面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工作,实现良田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因素的增产效力。在品种使用上,今年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有周麦系列、矮抗58、豫麦49-198、平安8号、焦麦266、中麦875、山农20等优良品种;在田间管理上,重点推广普及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节水灌溉、种子包衣、适期播种、氮肥后移、化学除草等实用技术。在应变管理上,根据不同时期,综合分析土壤、水源、气候多种因素,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调查,因地制宜提出管理措施,为夺取丰收争取主动。在培训技术服务上,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利用举办高产创建观摩交流会、技术培训会,编制技术资料,使各项技术措施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