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③)使焦作城区6条纵向河道与南部的新河、大沙河、引黄入焦干渠及灵泉湖、东湖等河库交织贯通,形成贯穿城区东西总长48公里、南北总长50公里,全长150公里的景观河道,构建循环的城市水系;外部大连通是借助周边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使城区之水与外部之水有机连通联系起来。“引黄入焦工程将引来的黄河水、沁河水一路向北,送达大沙河,最后向东湖供水;孤山湖水库、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也将通过渠系,将天上水、过境水引入城区。”杜新生说。
经过两年的努力,焦作城市水系建设蓝图正逐步成为现实——建成大沙河迎宾路两侧防洪工程,形成5.4公里长、120米宽的景观水面;灵泉湖水库已形成1000亩水面;大沙河带状湿地完成全长10公里主体工程;引黄入焦干渠工程全部完工,黄河水已引入大沙河,新增引黄灌溉面积158.5万亩,在去年夏季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环境改善了,焦作市以前的城市名片是“煤”,现在变成了“云台山”。焦作将发展的视野由“地下”转向“地上”,由煤炭资源开采向旅游资源开发转变,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业为突破口、联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新路子。“2008年,焦作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我们借助国家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主动转、深入转、全面转。”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书君说。
2014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32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1.6%和12.1%。目前,河南省共有11个AAAAA级景区,焦作市就占了3个。
从“灰色印象”转向“绿色主题”,昔日煤城成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正成为一座在转型中提升的活力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