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市民政、人社、住建、交通、农业、商务、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工商、质监10个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被市人大常委会列入2015年度工作评议对象。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动员会,启动对常委会任命的部分政府部门干部的工作评议。从今年起,市人大常委会开始有计划地对任命的政府部门干部开展工作评议,本年度接受评议的干部共有10名。据悉,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第一次对任命的政府部门干部开展工作评议,旨在通过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和提升工作,促进被评议对象及其部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对所任命的干部开展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而开展工作评议则是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的有效形式之一。这种形式,综合运用检查、调研、听取汇报、询问、公开征求群众意见等多种监督手段,融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人大代表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一体,把监督事与监督人结合起来,把程序性监督与实质性监督结合起来,具有广泛性、公开性、权威性,是增强监督实效、推动和促进工作的有效形式。
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本年度接受评议的干部共10名,分别是市民政局局长陈战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韩明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赵长占、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谢如臣、市农业局局长王国建、市商务局局长孙银池、市卫生局局长宁继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蒋永立、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王志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小平。此次市人大常委会选择的10名接受工作评议的干部所在部门,都是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重要单位,与全市经济转型攻坚联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此次工作评议的内容包括:评议对象本届任职以来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创一流的工作情况。在对评议对象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等情况进行评议的基础上,重点评议其所在单位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的态度、效率和质量情况,重中之重是评议自查出的问题和调研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政府组成部门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态度好不好、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高不高,基层、企业和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根据方案,即日起至12月上旬,评议工作将分准备动员,自查、调研和反馈,落实整改,收集意见和会议评议等阶段依次推进。其间,评议工作调研组将深入评议对象的工作单位及其下属单位、服务对象单位走访调研,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被评议人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此次工作评议过程中的测评环节,主要是对动员会以后,被评议对象及其所在部门自查问题、自找原因、边查边改和接受评议的认识、态度及整改措施、整改效果,进行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格次评价。根据要求,对评议结果为“很满意”的干部,市人大常委会将向市委报告,向市政府反馈,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对被评议为“不满意”的干部,责成其进行整改,并在6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经再次测评仍为“不满意”的,将由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启动质询或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