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 通讯员张娟)“今年前3个月,中原内配股票涨幅分别为23.05%、1.55%和42.18%;今年第一季度,中原内配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利润总额6000余万元,主要经营指标保持不低于15%的递增速度。”6月8日,当记者来到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时,同时看到了这两份数据,从中可以捕捉到中原内配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
时逢经济低迷期,中原内配缘何能实现逆势上扬?该公司董事长薛德龙给出了答案:“专业化和国际化就是中原内配强势发展的两个轮子,通过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追踪行业技术前沿,我们在世界的舞台上牢固掌控行业话语权。”
坚持专业化标准,增强行业竞争力。该公司强力实施“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经营战略,在行业领域保持全方位的市场覆盖面。加强企业内控管理,该公司与国际知名公司同步实施了ISO/TS16949和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精益生产、标准化管理,成为国内唯一具备大批量生产欧V、欧VI标准气缸套能力的企业,产品已实现与通用、福特、康明斯、国际卡车、戴姆勒奔驰等国际知名客户同步设计、同步开发。该公司还依托博士后研发工作站,加强技术研发,拥有近百条现代化专业生产线,率先在业内获得中、英、美三国ISO9002、美国QS9000、德国VDA6.1质量体系认证以及TS16949、ISO14001质量、环境体系等第三方认证。该公司先后制订、修订了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占行业标准总量的70%。随着总投资22亿元的中原内配产业园的全线投产,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13家汽车零部件、激光加工、合金刀具等子公司的企业集团,气缸套年产量达到5000万只,欧Ⅴ以上高端市场国内占有率达到100%,国际占有率达到55%。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中原内配在国内市场上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还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交流,实现了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
美国康明斯公司是中原内配合作时间最早、时间最长、销售额最大、战略关系最为稳固的标杆性战略客户,见证了中原内配品牌“国际化”的全过程。针对康明斯公司关注的气缸套外表面形成“穴蚀”现象,中原内配确定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增加气缸套抗穴蚀能力,先后进行了几十次试验,并投入1200多万元定制自动化生产线,为抗穴蚀技术产业化做足准备。去年9月,自动线建成投产,抗穴蚀技术已应用在康明斯产量最大的产品和升级换代产品上,形成产业化态势,年生产8余万只抗穴蚀气缸套,年附加值增加500万余元,今年预计产量可达30万只。独具特色的关节机器人机加工自动线也是与康明斯公司合作中实现的新突破,该生产线具备生产过程实时监控、自动在线监测、设备故障自动预警等功能,数控化率达到100%,生产效率同比提高65%以上。借力项目建设,该公司“产值过百亿、出口创汇5亿美元”的发展目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