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结构工程师的设计工作不只是搞结构,更不是使用PROE、CATIA或者其他软件等,搞汽车底盘零部件设计是个漫长而痛苦的锻炼过程,需要慢慢‘修炼’。”6月9日,记者在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研究所见到底盘结构工程师李甲时,他正带领着工人在做新产品性能测试。
今年31岁的李甲,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主攻车辆工程。毕业后,又先后在三一重工、森源重工等国内知名企业从事相关行业。可谓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我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看好了它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喜欢它浓郁的创新氛围。”2014年年底,李甲加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入职后的李甲,迅速适应新环境,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工作状态。“由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生产六氟磷酸锂起步,到锂电池,又到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每一次跨越,面临的都是崭新的领域,技术资料从哪里来,设计生产流程咋规范,这些都需要去建立、去完善,工作量可想而知。”面对这些困难,李甲解决的办法就是加班加点去工作。入职以来,汽车研究所成了李甲的主战场。他能够看到产品在结构、材料、功能上的不足,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协调能力和对周边的技术资源进行系统的考量,并列出技术节点去一一攻破。经过不懈努力,他分管的工作条理清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今年4月份,由于一款凌云-L的产品动力总成系统设计更改,造成李甲负责的底盘系统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任务就是命令,李甲没有多说一句话,立即带领人员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经过几昼夜的奋战,改进的底盘系统,无论在稳定性,还是在设计空间布局上,都达到了要求。
“这是一个设立理念更新快、产品品种更新换代快的行业,所以你要时刻关注前沿动态,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理念。”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李甲丝毫没有放松过自己的学习。他通过专业的互联网网站,时刻关注着本行业的动态,并和业内精英们交流互动,不断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