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小豹)“我们旨在为所有用户提供公平、公正、优质的服务,希望通过公正性声明,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我所公信力建设。同时,我们把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作为主要抓手,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纤检事业发展。”6月10日,市质监局纤检所所长刘建朝对记者说。
据介绍,该所近年来加大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的投入力度,先后投资近400万元建成了国家棉花检验焦作实验室和纺织品检验实验室。国家棉花检验焦作实验室是我省唯一一家在非产棉区建立的国家级实验室,拥有价值140多万元的棉花大容量综合检验仪(HVI)两台,棉花样品经过检验仪的综合检验,可完成颜色级、长度、强度、整齐度、伸长率、短纤维率、马克隆值、反射率和黄度等技术指标的检验。同时,检验数据可以自动上传到中国纤维检验局的棉花检验数据库,经审核后在相关网站上发布。
近年来,该所的各类棉花数据经上级纤检部门抽检比对,相符率达99%以上。在此基础上,该所又建成了纺织品实验室,进一步拓展了检验内容,提高了检测能力。可检验织物成分含量、异味、甲醛、PH值、耐水色牢度、耐污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织物起毛起球、缩水率、服装的透气性等指标,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纺织品检验和絮用纤维制品检验是纤检工作的基础。为此,该所深刻认识到提升检测能力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每月集中时间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棉花检验相关知识及政策法规、纺织品检验规程及标准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参加国家纺织检测协会组织的纺织品检验比对活动,规范操作程序、提升检测水平;开展走出去活动,先后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中国纤维检验局、国家计量院、省纤维检验局组织的HVI棉花检测仪、纺织品检验检测培训30多次,并多次派工作人员赴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等。
“为了搞好计量和资质认证工作,我们参照《检测和标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结合工作实际,重新编撰了管理手册,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了检测能力,并顺利通过了省质监局计量和资质认证的评审。目前,我们具备对33个产品12个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刘建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