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6月10日,记者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跟踪采访了焦作市学生路小学综合楼项目施工开评标的全过程,而评标专家从抽取到评标的过程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镜头一:工作人员点击鼠标,通过电脑自动抽取并通知评标专家,之后将专家信息以密码纸打印密封。评标专家在进入评标室之前,只知道项目编号、在哪个评标室评标。评标专家抽取的严密程度可见一斑。
镜头二:5位评标专家上缴手机等一切通信工具,并通过安检门检测,进入评标区开始独立评标,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严禁进入评标区。同时,360度无死角音视频监控系统启动运行。
镜头三:在评标室外的集中监控室,项目单位代表、行业监管人员、督查人员、社会监督员、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等,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对项目评审过程进行音视频监控。集中监控室工作人员可以与评标专家即时对话。
镜头四:评标结束,评委在评标报告上签名,并将中标结果发送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众所周知,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上,评标环节的评委打分决定着项目最终花落谁家,这个环节也容易发生问题。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自今年3月26日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用制度管住权力,在全省率先对评标专家管理动了一系列“大手术”,既发挥评标专家独立评标的作用,又减少人为干预评标专家的因素,使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
建立物理隔离的评标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别建立了交易服务区、开标区、评标区、等候区、办公区等功能分明、相互隔离的不同区域。其中,评标区建设投资最大,硬件配备最为先进。整个评标区面积1300平方米,有10个评标室。每个评标室都配备了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镜头会自动根据景物和声音的变化迅速调节,即刻得到清晰的图像。评标区设置了指纹验证机、安全监测门,评标专家进入评标区,通信工具一律上缴封存。同时,评标区还设置了隔夜评标专家休息室、就餐室,切断了评标专家与外界的一切可能联系。
实行独立评标、集中监控的运行机制。“过去一个项目评标,评标专家只有5人,但各类监管人员,还有中介机构、项目单位代表等多达30多人。一圈人围着评标专家,有时还会有暗示、诱导评标专家的行为发生,使评标专家根本不可能独立客观评标。”评标专家王永伍说。为斩断评标专家周边的关系链、利益链,维护评标现场秩序,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评标专家实行物理隔离、封闭管理,对评标活动实行集中电子监管,设置了专门的电子监控室,配备了视频、音频设备,对评标过程进行音像监控,达到影音同步、音像清晰、全员监督、全程监督,真正形成“不找市长找市场、不靠关系靠实力”的公共资源交易新局面。
建立评标专家管理办法。实施《评标专家考核办法》,规定了专家的申请条件、纪律要求、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明确了专家暂停资格、取消资格、注销资格等情形。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每年对评标专家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并进行相应奖惩。“对评标专家一切场内行为进行打分考核,考核结果录入公共资源交易诚信数据库。严重失信的评标专家将被清除评标专家队伍。”评标专家库的管理人员说。
为强化对评标专家的管理,确保评标客观公正,目前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正在扩充组建社会监督员队伍,即将启动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届时评标专家的管理将更加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的质量和效果将全面提升。据了解,自今年年初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334个,成交金额14.79亿元,增收节支1.72亿元,增收节支率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