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2岁的老人,每天骑着自行车一个村一个村地跑,给庄稼“把脉”,给农民开种地“良方”;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他总会给出正确指导。他就是博爱县退休农艺师赵登太。在博爱农村,他是一位“明星”般的人物。“几天不见赵老师,俺就不会种地了!”人们这样说道。
日前,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赵登太荣登5月份“中国好人榜”,被称赞为敬业奉献类好人。
退而不休忙农事
赵登太退而不休忙农事,这位在农业战线奋战30多年、酷爱农业的老专家,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的经验,一直在全县农村、基层搞好农业技术服务,发挥余热。2007年,博爱县提出“西菜东种、茄子带动”战略,即把西部乡镇成熟的种菜技术引到东部乡镇来,帮助东部乡镇农民种上菜、管好菜,实现蔬菜的规模扩张;“茄子带动”就是通过调整品种结构,着力推广茄杂二号等优质茄子新品种,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茄子生产基地。就在当年,赵登太被聘为技术总顾问。
平日里,赵登太自己驾驶一辆电动三轮车,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深入到各个乡镇村街,观察农作物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状况,研究提出科学管理方案,及时指导农业生产。他还利用三秋、三夏农作物换茬季节及平时的田间地头,带领三名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对农业结构调整比较落后的村进行培训。为了让全县菜农学会茄子栽培技术,他对每个栽培环节进行录制后制成光碟,在博爱教育频道播放。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种植蔬菜面积达1万余亩,在全县建成100亩以上面积蔬菜示范园区20多个,形成了温室、大拱棚、小拱棚、麦茬茄子种植模式,温室年亩效益高达2.5万元,大拱棚年亩效益高达1.8万元。在东部乡镇已形成强大的带动能力,为“西菜东种、茄子带动”战略的圆满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顺口溜里晚霞红
赵登太指导农民生产竟然是通过他自编的一首首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在与这些农民交谈中,不时会说出一段段顺口溜。讲到开春生产的重要性时,他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生产要抓紧。”讲到今年小麦面临减产风险的原因时,他说:“小麦播得晚,寒流来得早,小麦群体(株、蘖、粒)少。”如何避免减产风险呢?他告诉农民:“肥水要齐攻,管理要抓紧,(株、蘖、粒)一出出到底,多叉又多蘖。”
在孝敬镇齐村,赵登太和村干部谈起春季生产,他用“村干部三天不下地,工作没主意;镇干部三天不下乡,工作没主张;机关干部三天不出城,工作定被动”的顺口溜鼓励村干部要工作在第一线。他说:“今年小麦遇到了三个月的寒流天气,目前正是返青的关键时期。冬灌不冬灌,产量隔一半;狠抓返青水,丰收不泡汤……”老赵在说他的顺口溜时,村干部们都会掏出身上的小本本记下来。
在金城乡北里村侯民的蔬菜大棚里,赵登太说:“洋白菜套种冬瓜,蔬菜能赚一年钱。”当他听到侯民去年靠种蔬菜已经收回了建大棚的投资时,高兴地说:“要想春来早,地膜盖一盖;地膜盖一盖,多收一千块;地膜加大棚,多收两千块。”在离开的时候,赵登太又用“规模大档次高,半年时间鼓钱包”的顺口溜勉励侯民要建高档次的大棚。
据了解,赵登太已经把多年来从事农业工作的经验按小麦、棉花、蔬菜分类编写了300多首农业顺口溜。如今,赵登太一直用这些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指导农民的生产全过程。
博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