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π创客空间掘金路演的“首秀”现场,笔者感受到了年轻创客们火热的创新、创业激情。
的确,创业激情是可贵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鼓励、保护,特别是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众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希望通过创新与努力,获得创业的成功,实现人生价值。
但笔者以为,创客们在创业路上,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更需要思考和脚踏实地的充分准备,才能一路走好。毕竟,创新成果只有具备市场开发价值,才能实现产业转化,进而产生经济效益。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项目路演现场,面对评委的点评,参加路演的团队明显多了些辩解,少了些应对。当然,这与在校大学生的知识局限有关,也因物有本末,时有先后,还存在着视野不够开阔、对本专业外的行业缺乏一定了解等不足。但一旦走向创业,面对的市场却只有一个,所以无论你入市早晚,都要站在同一个擂台赛上搏击,在同一个市场空间内共此冷暖。
对此,焦作市环宇石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强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后发企业与成熟企业相比,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与成年人之间的竞争。”虽毫无公平而言,但你还必须接受。
诚哉斯言,创客首先应有一种资源整合意识。特别是在初次创业时,往往是资源十分欠缺,而资源不足,使企业创业成功的风险增加。尽管并非需要有完全充分的资源,但一般来说,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具备进入一个行业的起码的资源,二是具备差异性资源。当然,如今政府部门对创业的扶持,以及诸如π创客空间创业平台的服务,为诸多条件通过市场化方式来获得提供了可能。比如,创客们如有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就会有足够的财务及其他资源集聚;甚至创客们一个较好的商业模式,也能引来足够客户资源的会聚。
创客的理性还体现在必须有的风险意识。从这次创客项目路演情况看,大多只想到乐观的一面,只预计可赢利几何,却对风险的出现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应对举措。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说过,创业时要从最坏的结果打算,你能承担多大的损失、支撑多长的时间,如何应对创业瓶颈阶段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从一个参赛项目落地到创立企业,其中产品开发风险、市场风险、资金回笼风险、供货商的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