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蒋美兰带领省信访局调研组深入武陟县木城办事处东关村进行调研,紧接着,信阳市、洛阳市、周口市等地政法、信访部门的负责人也纷纷到东关村参观学习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东关村在矛盾纠纷调解方面有什么妙法?为何能吸引外地单位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呢?
日前,笔者带着疑问,来到该村群众工作站一探究竟。
据了解,东关村群众工作站成立以来,共接到赡养老人、宅基地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5起,成功调处15起,调处率达100%,无一起升级、扩展或激化,真正实现了“零”信访,有力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打造服务群众新阵地
武陟县委、县政府实施“六大工程”以来,木城办事处高度重视,针对只有县、乡两级设有群众工作中心,村里缺乏群众工作机构的情况,首先在东关村设立了群众工作站,将群众工作网络延伸到村里,将为群众服务落实到各家各户。
东关村群众工作站成立以来,不断摸索工作方法,找来了在村里有威望、作风硬、有能力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作为调解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建立了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体制,形成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设置了预防机制、多调联动机制等,通过民主议事会,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以前,一听到群众去上访就犯难,只能是看着、劝着,也没有多大成效;现在群众有事都主动来工作站解决,俺村现在可和谐了。”该村一名村干部说。
化解矛盾纠纷有窍门
“群众问题涉及家长里短,想要解决就需要有窍门,把思想工作做得越细越好。”调解员史广忠说。
村里有一起关于六兄妹宅基地房屋财产分配的纠纷案,法院宣判下来半年多了,但是迟迟没有执行。群众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听说后,找到兄妹几个分开调解并进行劝说,最终找到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创新方法提升服务质量
“自从有了群众工作站,群众遇到问题,有地方说理,有人评理,每次处理问题,都是皱着眉头进来,心平气和地出去,家家都比较满意。”一名刚向群众工作站反映宅基地纠纷问题并得到帮助的村民由衷地说。
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东关村不断创新思路,通过设置金牌调解员、实行“精确分流”,对不同纠纷进行分类,由矛调中心及时分流至各专业调处室调解,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矛盾纠纷调处新机制。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赢得了群众赞誉,但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为群众服务无止境,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还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把群众的事办好。”该村一名村干部说。
裴子漪 安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