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世界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怀川麦收创新高
日韩“消极”接近  历史悬案难解
标题新闻
下月起广电节目禁设嘉宾主持
期待探亲假“落地生根”
“准备了很多狗,等你来买”
让精神赡养细水长流
图片新闻
世相漫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川麦收创新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修武县在小麦高产创建中,麦播时推广了深耕细耙、宽窄行精播等高产技术;春季麦田管理认真落实氨肥后移、“一喷三防”等管理措施,为今年小麦高产打下了基础。今年,该县小麦单产达到569公斤,比上年增加13.7公斤,创修武小麦生产史上最好成绩。

  温县以平安种业公司为技术依托,开展小麦机械化耕种模式攻关,以1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为重点,严格落实“六统一”技术路线,实现了整建制推进30万亩平均亩产660公斤的骄人成绩。

  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 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

  我市是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农机总量达64万台(套),亩均动力达1.43千瓦,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6%,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具有较好的基础。

  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平时从事粮食生产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谁来种粮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应对,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指导性文件,并制定了配套的优惠政策和推动措施。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出台了进一步支持土地规模经营的激励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19.4万亩,占全市农村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51.7%;土地流转涉及29.5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总户数的48.7%,其中规模经营主体流转面积占全市流转总面积的53.9%。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329家,其中种植类合作社1805家,农机合作社504家;种粮大户达到1223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350家。

  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为粮食规模化经营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凭借规模、技术、机械等优势,粮食规模经营比一般农户家庭经营亩均增收200~400元。

  全国种粮大户樊福宪,2013年注册了“温县润丰家庭农场”,是该县第一家家庭农场,目前流转土地5000余亩,依靠种植粮食,2014年纯收益为150余万元。

  以完善服务体系为手段 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市把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科技入户工程、科技人员包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作为解决农业技术棚架问题、服务粮食生产重要措施来抓,为今年小麦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农技推广区域站是我市为适应粮食生产发展需要、打破乡镇和涉农办事处行政区划界线、与高标准粮田建设相配套而打造的集培训、试验、咨询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农技服务平台,打通了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共规划建设31个农技推广乡镇(区域)站,其中区域站25个,配备农技服务人员243人,使群众在粮食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得到及时就近解决。温县北冷乡农技推广区域站是我市最先投入运行的区域站之一,区域站重点围绕该县1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粮食生产开展技术服务,服务内容涉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技咨询、气象信息、现场诊断等方面内容,为区域内2个乡镇的农民提供从种到收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为今年小麦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该县1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在整县推进当中成为最大亮点。

  我市还依托区域站大力开展科技入户工程,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市共选聘农技指导员1368名,培育出2700多个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8万农户,建设56个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为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传到农户,我市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包村行动,全市抽调440名农技人员,下乡包村1725个,现场指导农民,强化技术措施落实,做到了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措施到田,把粮食增产技术措施送到千家万户,指导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同时,我市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的要求,积极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504家农机合作社有150多家为粮食生产提供全程托管服务,托管面积达10万亩。全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达到119家,拥有大中型植保机械738台,日作业能力15万亩,年防治面积250万亩次,初步具备了应对突发性病虫灾害的能力。

  扎实有效的服务,使农业生产真正实现了关键季节有人指导、遇到难题快速解决、科学种田有了依靠、粮食丰收有了保证。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