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世界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怀川麦收创新高
日韩“消极”接近  历史悬案难解
标题新闻
下月起广电节目禁设嘉宾主持
期待探亲假“落地生根”
“准备了很多狗,等你来买”
让精神赡养细水长流
图片新闻
世相漫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精神赡养细水长流
□杨洪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父亲节来临,微信、微博上各类祝福语开始刷屏,一些购物网站也推出父亲节礼物清单或排行榜,受到网友追捧。对此,一些老人直言:“子女们有这份孝心当然是好的,可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在平时多花些时间陪陪我们。”话虽平常,个中意味却耐人深思。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内敛。随着社会更加开放,母亲节、父亲节等逐渐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些节日里公开向父母表达孝心。不过,节日期间的关爱密集但也短暂,更像一种“突击式”尽孝,让精神赡养细水长流,才是父母内心真实的情感需要。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地方的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保障,精神与情感层面的需求愈发凸显。

  在农村,青壮年劳力普遍外出务工,大量老人“空巢”留守,日常陪伴无从谈起;即使在城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坐下来静静听妈妈唠叨,跟爸爸谈谈工作上的事情,对不少年轻人也并非易事。于是,“节日集中,平常稀松”“重物质供养,轻精神赡养”成为相当一部分人表达孝心的常态。

  节日“突击尽孝”是现实的无奈,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体现。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亿多,占总人口的15.5%。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仍将快速发展。面对“银发浪潮”的冲击,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解决好老人的养老、就医等基本需求,也要针对老人“空巢”和“情感空心”等难题想出对策,努力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当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满足以后,精神满足已成为决定老人生活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当我们在追逐物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略了父母的内心感受。别只在逢年过节才想到关爱父母,想方设法“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开心快乐,不让老人“空巢”又“空心”,才是我们当前最为务实的孝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