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是创新的主题,企业只有在创新中才能持续发展。近年来,武陟县总工会全面推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带动一大批职工争相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激发了职工在各自岗位创造性工作的热情。
高度重视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武陟县总工会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建立创新工作室示范点的意见》,在江河纸业、瑞丰纸业等明星企业率先建立了创新工作室,全面提升职工技术创新水平。仅6月份,江河纸业职工创新工作室就开展了二线、三线真空系统取代改造和低浓筛选系统创新、化学品隔膜泵制作、双网挤浆机改装四项技术创新,每月可节约资金40万元、创造经济效益230万元。截至目前,武陟县共创建创新工作室10个,取得创新成果358项,有2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进行技术攻关45项,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其中,江河纸业建立创新成果奖励机制,每年1月份对上年度员工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新产品开发、新设备开发、新办法、新方式、新想法等各项创新成果进行评审表彰奖励,2013年、2014年共表彰创新成果222项,发放奖金104.71万元。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物祝红军立足机械制造岗位,刻苦钻研造纸技术,将涂布机刮刀涂布改为双辊涂布后,年增经济效益42万元;二线、三线真空系统创新改造后,每年节约670余万元。
按照标准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必须有标识、场所、设施、团队、制度、经费、台账、创新等八有标准。武陟县总工会先后在50家重点企业和规模企业中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并筹集资金15万元,对建设资金困难的企业进行帮扶资助,同时根据人员专业岗位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全方位提高职工业务综合素质,努力把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培养和聚集优秀人才的工作平台。2012年以来,武陟县共取得创新成果78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00项,攻克生产技术难关65项,进行技术改进和技术革新项目55项,创经济效益近5亿元。其中,有15人次获省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有40人晋升为高级技师、200人晋升为技师、3500人晋升为高级工。
创新形式多种多样,必须做到大项目要鼓励、小项目不放弃。武陟县总工会开展了以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每年推荐评选出10名首席员工、“金牌”工人,同时设立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奖,明确规定,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对单位和个人将给予1万元-3万元的奖励;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示范创新工作室,将给予5000元-1万元的奖励。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根据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大小程度,将给予300元-500元的奖励;对组织开展“五小”活动成绩突出的企业,将给予1万元-2万元的奖励。获奖者除了获得奖金外,武陟县人社局同时核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两年来,武陟县职工共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62项,提出合理化建议416条,已被采纳实施284条,产生经济效益527万元;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0人、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5人、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40人。
武陟县总工会还以“创新、发展”为主线,在全县开展节能减排、优质服务、“金点子”和“安康杯”等竞赛活动,开展优秀合理化建议征集和十大技术创新成果、十佳合理化建议评选活动以及职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岗位培训、技术练兵职工人数达5万人次,有25人次获省、市级技术能手称号;全县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3万条,实施率达88%;有4.8万人次参加技术攻关、技能交流、技术协作等活动,攻克生产技术难关1100项,进行技术改进和技术革新项目4110项,创经济效益近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