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是一支实力强大的“梦之队”。两个病区的科主任,均是医学博士。这在我市卫生系统还是唯一。
在两名医学博士引领下,近年来,该院神经内科不断向脑病的深处探索,行走在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技术前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个病区根据不同专业发展方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专业技术优势,诊治水平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在神经内科二区,该科主任、医学博士张鹏,在脑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方面具备国内领先水平。如今,由他执掌的神经内科二区,主要以神经介入为特色,专攻神经疾病的疑难危重症。
打造脑血管病微创诊治品牌
神经系统疾病常会把人折磨得“痛不欲生”甚至危及生命……而在以前,脑病急危重症患者基本上都要接受开颅手术进行医治。如今,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区,不少患者不用开颅,通过导管直达病灶就能治愈好病。而这种微创手术,就是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目前,这是脑血管病最先进的治疗手段。
半年前,37岁的柳先生突然头痛,同时还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被家人发现后紧急送到该科抢救。经过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柳先生脑内存在脑动脉瘤,并出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非肿瘤,而是脑动脉壁的局限性变薄而形成的局部异常膨出,像一个气球长在动脉壁上,壁极薄,极易破裂。因此,人们把脑动脉瘤形容为随时能爆炸的“不定时炸弹”。统计结果表明,60%的病人在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就会死亡,如果不处理动脉瘤会出现第二次破裂,死亡率在90%以上,如果出现第三次破裂,那死亡率几乎是100%。
病情就是命令。随即,张鹏组织该科医生投入抢救,为柳先生施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该手术就是通过微导管将精细柔软的微弹簧圈,一一放入脑动脉瘤内,直至将其“填满”,从而起到支撑保护作用。但是,颅内血管组织结构脆弱、迂曲复杂,对手术精准度要求极高。一旦手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动脉瘤破裂,产生严重的后果。
凭着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鹏和他的团队最终独立地完成该手术,将埋藏在柳先生脑中的“炸弹”成功地拆掉了,挽救了他的生命。而像这样的高难度手术,在该科不止一例。
据该科神经介入诊疗组组长刚书成介绍,脑血管病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常见病,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神经介入治疗有着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治疗时间短等明显优势。如今,该科通过神经介入这一最先进的微创疗法,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了致残、致死率。
脑梗死,医学称之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病因复杂,但最终环节为颅内血管闭塞,导致细胞死亡,出现不同症状。其中,由基底动脉闭塞所导致的脑干梗死比大脑其他部位发生的脑梗死更凶险,其救治成功率仅有50%。即便抢救成功,也往往成为植物状态或遗留严重后遗症。而在该科,通过脑血管病微创手术,让一些患者取得了令人惊叹的疗效。
出租车司机周师傅就是他们中的典型。去年,他在凌晨交接班时,突然出现头晕,随即将出租车停放在路旁,一阵呕吐后,陷入了昏迷。事后,他被前来接班的同事紧急送医救治。该科接到救治任务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在急诊科迅速完成了术前准备,并将病人直接推送到导管室进行急诊脑血管造影,结果发现周师傅基底动脉完全闭塞,生命危在旦夕。刚书成随即对周师傅脑部闭塞的血管进行微创下的开通治疗。半个小时后,再次对周师傅进行血管造影发现原来闭塞的基底动脉已经打通,周师傅逐渐恢复了意识。将周师傅送到病房后,他已经能够开口说话了。周师傅从昏迷到清醒,总共用了2个小时。“真神了!”对此,周师傅家属赞叹不已。
针对大量脑血管患者人群,该科不满足发病后的被动治疗,而是重视通过一系列诊断技术,提前发现病情,精准了解患者血管病理变化,防患于未然,在预防和治疗上打出提前量。
前不久,沁阳市的吴先生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前来该科就医。经颈部血管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病因一目了然——患者颈动脉狭窄达到80%。如果不及时手术,患者的病情随时可能加重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随即,该科运用神经介入技术,将一根支架通过导管,沿着动脉漫长的“通道”,小心翼翼地送到颈动脉内。随着释放的支架像降落伞般缓缓撑开,狭窄的血管管腔慢慢地张开了,恢复了血流。很快,吴先生左侧肢体无力的症状完全消失了。
眩晕诊疗技术“高人一筹”
头晕,是仅次于疼痛和发热的第三大临床症状。据调查,普通人中有30%曾经历过头晕,这其中有25%被确诊为眩晕。
“在神经内科就诊的病人中,眩晕的患者有5%~10%。”该科主治医师张平说,“眩晕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由其他疾病引发的症状。不过,在眩晕症状背后,隐藏着近百种疾病。”
为了对付这一顽症,张平被该科安排到第四军医大学进修,利用一年多的时间,专门学习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如今,“取经”归来的张平,在该科眩晕诊疗上挑起了重担。
由于在眩晕疾病领域发力最早,该科诊治水平不断提升。目前,该科在眩晕疾病上已声名鹊起,吸引周边地市患者前来就医。
来自滑县的李女士,就是一名眩晕患者。20多年前,她开始头晕,只要头部位置一变化,就觉得天旋地转。之前,李女士分别到郑州、南京等多家医院就诊,花了不少检查和治疗费,但毫无效果。今年年初慕名来到该科就医。一查,竟是耳石症。“此病并不难治,但很多非专科的医生并不了解此病,很容易在诊断上误诊,以为是颈性眩晕或脑供血不足。目前,治疗耳石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法复位治疗,一般不需要服药打针,只是针对严重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药物辅助治疗。”张平说。经药物及手法复位治疗后,李女士终于不再眩晕了。
就在前不久,来自济源市的王女士,也是在该科被诊断出患有耳石症,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后,折磨其7年多的眩晕病终于治愈了。“谁都无法想象我7年多来饱受的头晕之苦,一直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如果不是张平医生,我恐怕还要在痛苦中挣扎。”日前,一封感谢信送到了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领导面前,对该院精湛的医术赞不绝口。
“耳石症在眩晕症中占有30%~40%的比例。遗憾的是,这些患者大多数在就诊时都走过弯路。除了极易误诊外,该病的治疗一度成为困扰患者和医生的常见难题。用手法对耳石复位治疗,因其治疗效果的即时性、可靠性,堪称人类医学史上的又一个奇迹。眼下,该治疗方法已成为国内外治疗耳石症的首选措施。目前,我们采用此手法已治愈100多名耳石症患者。”张平说。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看不明白的疾病,都能和眩晕扯上关系。
家住我市焦东的秦阿姨,退休后在家里帮儿女们带孩子,可是在4年前,她感觉头一直昏沉,尤其近半年来,其病情越发严重。病情发作时,她走起路来总感觉自己摇晃不稳、天旋地转。为此,秦阿姨整日紧张、惊恐不安,最后发展到不敢上街、干活。其间,儿女带她到不少医院医治,花了4万多元仍没有效果。就在秦阿姨对生活失去信心之时,经熟人介绍,她来到该科就诊。在该科,经过张平医生仔细的询问和检查,发现秦阿姨这种眩晕是由焦虑和抑郁引起的,仅花了300元钱,开了一些治疗焦虑和抑郁的药物,秦阿姨眩晕症便消除了。
不过,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的眩晕并不仅是身体的不适,最危险的能要命。比如说脑出血、脑缺血,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有的患者只出现头晕恶心,如果仅仅当作晕,去躺一会儿,救治的时间会转瞬即逝。“因此,一旦发生头晕或者眩晕症状,最好要到神经内科进行一次全面筛查。”张鹏说。
目前,该科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势,在全市率先设立头晕眩晕专科门诊。其利用一流的设备、精湛的医术,为众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室简介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区配备独立的神经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1人、医学学士4人、护理学学士2人。科室开设脑血管病、癫痫、头痛、睡眠障碍、痴呆等专病门诊,收治各类脑血管病、重症癫痫、难治性头痛和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及痴呆、神经系统炎症和免疫疾病以及伴精神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科室配备的电生理监测设备可对疑似癫痫的患者开展床旁同步视频监测或移动式动态脑电监测,并为睡眠障碍者提供夜间睡眠状态监测,为癫痫、睡眠障碍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科室电话:(0391)3597272
张鹏主任(医学博士)电话:1378260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