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国庆)“营改增”以来,交通运输业面临着业务真实性验证难、代开发票风险大、零申报户较多、日常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成为遏制税收收入发展的瓶颈,加强运输企业管理也是近两年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河南省国税局决定在我市试点并逐步推广货运网络平台管理系统。截至目前,该系统在武陟县已成功试点运行,并将于7月1日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扩大推广。
河南省货运网络平台管理系统采用企业交易管理体系和司机移动终端(手机)应用体系相结合的方式,使货物运输业务实现全程“痕迹化”,遍布运单发布、接单、运输、验收全过程,辅以发货、验收等相关电子凭证真实记录业务详情和在途轨迹,系统自动生成相关电子数据并传输到税务局开票系统。该系统经过税务机关认证,确保了运营数据的真实性。企业在需要代开发票时,持该系统出具的代开发票委托单到国税窗口办理相关业务即可。该系统在极大降低涉税风险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办税流程,提高了办税效率。
为了做好该系统的试点及推广工作,武陟县国税局高度重视,前期就金税三期模式下利用网络数据联合应用平台开具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纳税主体、无货承运人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调研验证,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了《河南省国税局货运业务网络平台管理系统相关业务规范》,进一步简化了税务登记、代开、申报程序。4月中旬,江西省国税局考察团到武陟县就该系统推广应用工作进行考察学习。同时,武陟县国税局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取得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试点期间,武陟县政府领导亲自协调,主持召开推进会2次、座谈会10余次。6月初,武陟县组织召开了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动员会,县政府、县交通局、县公路局等多部门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使用河南省货运网络平台管理系统。为方便业务办理,该县成立了智慧物流服务中心,县国税局、移动公司、安联程通企业分别派驻职工入驻办公,“一站式”服务交通运输企业和个体车主办理涉税事宜。
经过近3个月的试点推行,武陟县辖内目前通过河南省货运网络平台管理系统办理注册会员有103户,其中企业会员87户。武陟县78户运输企业注册73户,注册率达到93.6%,辖区外企业办理注册会员14户。目前,已有8户纳税人通过该系统代开了120余份货物运输业专用发票,发票金额14.6万元,税额4381元。
河南省货运网络平台管理系统开启了“互联网+运输企业税收管理”模式,使运输企业管理有了量化依据,业务真实性得到充分保障,企业涉税风险和税负压力降低,车主回货能力提升,运输公司和车主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享受到实际优惠的车主对此赞誉有加。6月18日,一位吴姓车主在代开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由衷地感叹:“自从我上了河南省货运网络平台,现在不管车辆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开票手续烦琐影响货运业务了。税务机关手续简化了,办理起来更方便、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