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与中国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高度融合,形成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新常态特征。
新能源的发展将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一个时代,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观念,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这是中国的机会,更是有志于新能源企业的机会。从事新能源产品开发是充满挑战、充满激情的事业,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献身人类的伟大事业。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企业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将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在这场革命的浪潮中,多氟多勇立潮头,奋力拼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今年焦作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强调:重点推进多氟多能量型动力电池等项目,大力支持多氟多发展新能源汽车,立雄心壮志、拼最大干劲,圆焦作新能源汽车整车梦。多氟多的新能源梦已上升为一座城市对未来的期望和寄托,为各界所热议。
就多氟多而言,由氟化工行业进军新能源领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不断拓展延伸氟化工的应用领域,创新地挖掘行业发展的意义,让氟化工为更多的人服务,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是我们对氟化工行业新能源的定义。
具体到生产过程中,多氟多将新能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称为制能,新能源产品的制造,同时也包括新能源产品的集成,如个人能源宝、家庭能源箱、社会能源系统等;第二个层次就是新能源的储存,主要指锂电池及相关原材料的生产,解决了新能源不易存储的难题;第三个层次是新能源的节约,包括节能产品的开发,节约是最大的新能源,比如冰晶石、半导体照明领域。制能、储能、节能三个层次构成了多氟多的新能源产业链条。
多氟多生产的冰晶石出口量占全国的60%,连续10年全国第一;氟化铝出口量占全国的40%,连续4年全国第一;六氟磷酸锂占据国内市场的10.53%,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65%;六氟磷酸锂、含氟特种气体等含氟电子化学品的研发和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承担了国家863“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产品应用开发”项目。截至目前,多氟多申报国家专利209项、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130项。同时,还参与制定、修订了无机氟化物的大多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研制了冰晶石、氟化铝、电解质等国家标准样品。并且,多氟多还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实现“一次检验、全球通行”等。
回顾过去,多氟多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事业上仍有短板,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多氟多梦的实现作好储备和积累。多氟多在进军新能源产业的路上有得有失。在得与失的较量和博弈之中,在坚持与放弃的苦苦思索中,多氟多艰难前行。一分为二地看,失败的教训要比成功的经验更宝贵,自我牺牲总结的理论成果要比学习他人的更深刻,更能举一反三地指导实践。
目前,国内经济的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破茧而出。据此,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力争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当前,多氟多新能源的利润水平在不断提高。新能源成为最大的亮点,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支持的目光。它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更验证了结构调整的正确决策。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说,可以预言:在不远的将来,新能源的发展会超过传统氟化盐,成为多氟多转型升级的标志。
多氟多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快,主要得益于这家企业走的是一条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十年发展靠规划,三十年发展靠文化。技术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当创新成为全体员工的愿景和目标时,企业就会凝聚更多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创造财富拥有财富叫“富”,但那只是物质层面的;用好财富追求风险才叫“贵”,这是精神层面的。多氟多在拥有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要成为受人尊敬的、拥有尊严的企业。“贵”是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企业来讲,“贵”就是敢于担当、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多氟多的企业愿景,就是能在不远的将来,让中国老百姓用得起锂电池,让半导体照明这样的新能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