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麦收工作刚刚结束,家住马村区演马街道仓上村的赵新领就开始合计今年小麦的收成了。“今年,我这10多亩地比去年多收了500多公斤小麦,比去年多收入1000多块钱不成问题。”原来从小麦初期的选种、播种以及后期的田间管理,该区农技部门都及时介入,给予赵新领等农民强有力的科技支持,这才有了今年全区小麦的丰收。
据统计,该区今年的小麦产量有望再创新高。不仅小麦,在该区其他农产品的增产增收中,科技的贡献也日益突出。
近年来,该区以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通过强化科技平台支撑,为农民持续增收注入活力。
该区坚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农业科技队伍,推广适合全区种植的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新机具。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该区完善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在全区6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网点,并建设了规模化生产基地,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病虫草害防治,实现了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机械化和标准化作业。同时,该区大力拓宽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重点推广了小麦、玉米和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为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该区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也做到了与时俱进。改过去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培训方式为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改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以田间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全方位教学;改冬季教学为全年教学,并开通农技专家电话咨询服务。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已举办培训班3期,重点培训了300名农技人员。
在引领农民在实践中体验科技、依靠科技、应用科技方面,该区不断加快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采取“项目引领、合作社带动、龙头企业拉动、科技示范和大户领建”等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截至目前,该区共发展农业园区12个,总面积3090亩(平均每亩年产值2000元,比园区外每亩年增收1500元)。其中,天河农乐庄园占地500亩,计划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全部建成后年可获利3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0个。
(王琼 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