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强心气 立志气 扬朝气 增锐气 坚决打赢保增长促发展攻坚战
欢迎报考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在职工程硕士
旅游发展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焦作模式被世界旅游组织推为典范
信心要足 干劲要大 办法要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保增长促发展”座谈会强调
强心气 立志气 扬朝气 增锐气 坚决打赢保增长促发展攻坚战
孙立坤谢玉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实习生贾定兴)6月23日至24日,市委书记孙立坤主持召开全市“保增长促发展”座谈会。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坚持问题导向引入经济社会管理中去,既要正视问题和困难,又要坚定发展信心,带头强心气、立志气、扬朝气、增锐气,把澎湃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注入工作中,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克难攻坚,砥砺奋进,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转型发展的神圣使命,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打赢保增长、促发展的攻坚战。

  市领导谢玉安、丁福浩、王明德、秦海彬、原振喜、王宏昌、杨娅辉、姜继鼎、郭鹏、刘涛、刘新旺、贾书君、胡小平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各县市区、部分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地本部门今年1~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形势,查找差距,提出了应对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举措,并与出席会议的市四大班子领导围绕保增长、促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孙立坤认真听取发言并逐一作出点评,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多措并举,凝心聚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孙立坤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一天多来,大家本着对焦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围绕保增长、促发展,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归纳吸收,把这些意见和建议真正落实到保增长、促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去。当前,焦作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的压力较大,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发展信心,发挥优势,振奋精神,鼓足勇气谋事干事。要强化问题意识,这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续,是落实中央、省委精神的自觉,是落实“三查三保”的具体行动,也是对焦作发展负责的现实表现。要明确真抓实干、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这条路子,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这个重点,把“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要求落到实处。

  就进一步坚定信心,凝心聚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孙立坤强调:

  一、提升认识,凝心聚力保增长。保增长是全局性的重点工作,既是经济又是政治,既是转型又是提升,既是发展又是民生。保增长事关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事关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事关焦作长远发展,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要用目标凝心聚力,用前景凝心聚力,用事业凝心聚力,用和谐凝心聚力,用正气凝心聚力,用表率凝心聚力,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清醒忧患,克难攻坚保增长。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装备工业不先进,科技含量低;要素保障不到位,产能利用率低;新上项目少,尤其是起龙头支撑作用的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好项目少,推进力度小;服务业发展滞后,占比和增速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低;经济外向度不高,出口下滑严重;房地产市场低迷,销售少、库存多等问题。干部队伍中也存在着凝心聚力的要求落实不够、转型攻坚的思路不清、争创一流的标准不高、绿色发展的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我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保增长主要看水平、看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坚持问题导向引入经济社会管理中去,既要正视问题和困难,又要坚定发展信心,带头强心气、立志气、扬朝气、增锐气,把澎湃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注入工作中,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克难攻坚,砥砺奋进,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转型发展的神圣使命,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打赢保增长、促发展的攻坚战。

  三、争创一流,寻找源泉保增长。一要大上项目,成熟项目抓报批、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推进、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加快推进鸿运国际商城、物流金融港等重点项目,积极运作国家干线公铁联运物流港、武陟国际物流商贸城、沿黄河旅游通道等项目,推进郑焦一体化。聘请国内知名机构、专家帮助谋划包装“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二要大招商、招大商,引进一批国际影响力、资源整合力、产业带动力、核心竞争力强的“四力”型项目;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进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竞争力。三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金融、物联网、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腾云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四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靠招商引资提升传统产业,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推进文化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五要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六要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焦作制造”向“焦作智造”转变。七要建好发展载体,推进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服务业“两区”、特色小镇等建设,进一步增强承载力和吸引力。八要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落实好《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12条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九要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向管理要效益,向人才要效益。

  四、项目拉动,扩大投资保增长。加大赴中央部委、省里项目对接力度。实行大员带队外出招商,开展全产业链精准招商、务实招商、驻地招商、主题招商、定向定位招商,各县市区要突出一个主导产业招商。要大胆借鉴外地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升招商实效。落实好中央和省、市鼓励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搭建平台推行PPP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的扶持,搞活金融,吸引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联审联批要快审快批,不能把企业的事耽误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引进国内高端品牌房地产企业来焦作投资,拿出主要精力服务项目建设。

  五、调优结构,转型提升保增长。一要围绕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深入研究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建链补链强链目录,建立产业链知名企业数据库,分类制订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发展规划和路线图,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二要不断扩大三产比重。充分发挥工业、旅游、历史文化、交通区位、黄河等优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业等,进一步做大服务业。三要大力发展新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大健康、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新业态。

  六、提升服务,优化环境保增长。一是生产要素要保障。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能源、运输等要素制约问题。二是企业难题要化解。加大困难企业帮扶力度,重点解决好29家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老城区15家搬迁企业的问题。三是办事效率要提高。对企业要求政府办理的审批办证等事项,要体现出“快办”二字。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要加强对职能部门的评议监督,解决好“快”和“优”的问题。四是体制机制要创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动市本级、县级的积极性。五是困难企业要帮扶。对全市177家重点企业分门别类,一对一、点对点帮扶。

  七、绿色发展,着眼长远保增长。一是保民生。实施好10项重点民生工程,扩大就业、促进创业,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二是保生态。开展大气污染十大专项治理活动,实施“蓝天”“清水”“重金属污染防治”“乡村清洁”四大工程,加快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三是保稳定。安全稳定要成为焦作发展的新优势,下决心走出一条焦作解决信访稳定问题的新路子。四是保安全。狠抓安全生产,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要创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落实好“4+2+2”工作机制,为保增长凝聚正能量,形成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强大动力。

  孙立坤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提升对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和招商引资的认识,全面实行项目路线图管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环环紧扣的执行链条。要全面实行台账制管理,按照年初建账、每月对账、季度查账、年底清账的流程,对列出路线图的重点工作,对项目落实情况按时间节点进行考核推进。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抓好当前经济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谢玉安要求:

  一、当期保增长。保增长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局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中央、省和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要求和“一个战略、四项重点、十大建设”的思路,一手稳增长、调结构,一手保环境、保生态,坚持“眼睛向上”,紧盯国家、省政策资金和产业项目,紧盯国内外500强和央企、省企,加大争取力度;坚持“眼睛向下”,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眼睛向外”,利用本地商会、驻外商会、行业协会“三会”平台,瞄准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三大区域,开展文化、科技、电子商务三大专业招商;坚持“眼睛向内”,对1186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深入挖潜、技术改造、新上项目,推动企业二次创业、二次发展。同时,要结合我市实际,重点抓好八个专项:一是抓好工业经济提速运行专项。聚焦十大产业,加快推进100个工业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和分类施策,支持优势企业开足马力,帮助困难企业破解难题,淘汰落后污染企业,引进新的优势项目。二是抓好房地产业发展专项。认真落实国家、省房产新政和我市的12条意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做好房地产企业和购房需求群众的对接工作,积极消化存量房。三是抓好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专项。做好郑焦铁路开通前的准备工作,推进总投资39.1亿元的焦作黄河大桥、总投资25.2亿元的武云高速、总投资42.9亿元的南太行绕城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四是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重点推进“两集中、两处理”工程,加快总投资13.4亿元的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大力实施“气化焦作”,加快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9800万元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做好总投资3500万元的再生水厂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加快垃圾焚烧项目研究论证,加快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五是抓好投融资模式创新专项。帮助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今年一批企业成功上市(挂牌)。加快运作总投资393.8亿元的41个PPP项目,深化金融创新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六是抓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依托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优势,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抓紧制订焦作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努力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成我市新的主导产业。七是抓好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加快城市水系建设,抓好15个总投资7.5亿元的重大工程;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整治。八是抓好电子商务专项。编制全市电子商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引进电商企业,加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

    二、同步调结构。当前,我市在城乡二元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投资结构、需求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焦作发展的突出障碍。焦作正处在调结构的关键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领域:一是抓制造业。制造业是焦作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传统制造业信息化改造,突出发展智能制造,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巩固提升我市制造业优势。二是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国家支持的七大领域,引进一批企业、落地一批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抓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拉动消费、扩大投资的重要领域。要消化存量、优化供给,鼓励消费、激活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抓服务业。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整体发展比较滞后。要将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方向,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科技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持续创优势。当前,六大传统产业支撑能力减弱,正是我们谋划产业布局、培育竞争新优势的最佳时期,要重点围绕七个方面加强研究、加快推进:一是发展集群经济。要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集聚配套企业,提升竞争能力。二是发展民营经济。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跃民营经济。三是发展电商经济。加强电商项目建设,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巩固电子商务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四是发展城区经济。各城区要围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节能环保等领域,认真谋划、创新工作,推动城区经济做大做强。五是发展生态经济。当前,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较大,要抓住机遇,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六是发展人才经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端人才能带来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能够培育催生新的产业。要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为焦作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七是发展创意经济。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用创意规划城市发展、引领产业发展、激发动力活力。
    四、始终抓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要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应对挑战防懈怠。要坚决克服怕吃苦、怕吃亏、怕出事的不良思想,在工作上,要履职尽责、务实重干,发扬“5+2”“白加黑”的敬业精神;在招商上,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理念;在工作上,要敢闯敢干、敢抓敢管,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做到“五减少、五降低”,即减少投资审批、减少生产经营性许可认证、减少不必要的检测检验许可认证、减少行政事务性收费、减少企业注册登记环节,税费再低一点、物业房地产成本再低一点、物流成本再低一点、生产要素成本再低一点、金融融通成本再低一点,努力建设高效能政府。二是经济活动防变形。要科学决策、科学招商、科学实施,走对路、抓对点、有实效,不留后遗症。下一步,招商引资工作中,要开展“三评”,即法评,对合作协议开展合法性审查;环评,对引进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税评,项目引来后,由相关部门对形成税源、吸纳就业、拉动增长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是财税工作防“水分”。要全面贯彻落实财税工作五条要求,即逐月在增长,税比要上扬,退出后五名,“空转”要严防,连年算总账,提升财税运行质量效益。四是金融环境防风险。要加大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力度,减少存量、控制增量、防止变量、提升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