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焦铁路开通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阳区:大事当前看奉献
编者按
68条短信
殚精竭虑不言苦 只愿大白疾驰来
马大姐的征迁情
远赴天津签协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赴天津签协议

作者:本报记者 赵晓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周六下午动身远赴天津,周日晚上连夜赶回,这么紧张的行程,是为了一份征迁协议。

  定和铁路小区有一个别墅院,李某的家就在这里,但他和家人都在天津居住。路遥人远,全靠一部手机沟通,难度可想而知。但征迁工作人员就是凭借一部手机,用真诚的态度打动了李某。这天,沟通电话又在继续,工作人员得知李某有签订意向,激动万分。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时任百间房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张新文和纪工委书记张宏卫放下手头工作,立即带着征迁合同书奔赴遥远的天津。他俩周六下午去,周日晚上回,一天时间奔赴千里完成了征迁协议签订。

  榜样就是无声的力量。为进一步扩大战果,张新文等通过这个得来不易的征迁成果,进一步进行实打实的攻坚,没用几天就带动了其余3户别墅户的征迁工作顺利开展。

  其实,像远赴天津的征迁工作还有很多。因为定和铁路小区很多居民都是在职或退休的铁路职工,工作地点难免在山西、博爱等地。尽管沟通不便,但不论身在何处,征迁工作人员都会尽最大努力,为征迁群众提供最大便利,进行合理征迁、和谐征迁,这也是山阳区能够在定和铁路小区取得集中征迁成功的最宝贵的经验之一。“有位居民在月山站上班,为了做工作,我们连日往返月山站,虽然很辛苦,但看到付出的辛劳转化成了劳动成果,也是高兴万分。”张新文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