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郑焦铁路开通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甘当工程建设铺路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2015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当工程建设铺路石
——记市郑焦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集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建设中的焦作火车站南广场。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本报记者 许伟涛

  郑焦铁路全长约77.8公里,焦作境内线路长约52.9公里,途经武陟、修武、马村、山阳、解放5个县区的14个乡镇(街道)53个行政村,涉及129个征迁节点。

  对许多焦作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串生涩的数字。然而,有一群人对此刻骨铭心,并愿意将其定义为“展现了怀川人敢啃硬骨头的豪情壮志”,因为在作为十大建设之一的郑焦铁路项目建设这场战役中,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他们的心血、他们的浓情……

  这是一个无法具象到某一个名字的群体——设在市发改委的市郑焦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在郑焦铁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有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为其早日立项、及时启动和顺利施工而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市郑焦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10余名工作人员更是自备简易床,夜挑长明灯,到晌吃盒饭。

  对于白天下工地、晚上开会协调汇报、周六周日不休息的工作状态,大家调侃地总结为“白加黑、5+2和夜总汇”。

  他们说,“郑焦铁路项目来之不易,是我市主要领导着眼焦作发展大局,抢抓机遇得来的”,这条铁路承载了太多焦作人的梦想与期待,“深感责任重大”。

  郑焦铁路是河南省政府和国家铁道部合作的项目,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基础性工程,在焦作境内设武陟东、修武西和焦作3个站。基于铁路运行需要,另有配套工程京广线改线6.4公里。

  在承担任务之初,市发改委就没有把郑焦铁路建设看作单一的交通项目,而视其为“方便群众出行、改善人居环境、优化经济布局、促进社会和谐的系统性工程”。

  为此,在线路踏勘和设计阶段,市发改委多次向铁道部主管司局和省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并与铁路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密切沟通,力争线路设计尽可能绕避村庄、尽量少搬迁企业,对群众影响最小、对社会促进最大,实现了铁路临近武陟县城、修武县城并设站,还为云台山支线的立项提供了一个可行性前提。

  为了让线路设计更科学、合理,从2010年5月起,市发改委偕同市财政局、市投资集团等有关单位,与业务人员同下乡勘测、同入户调查,累计组织1000余人次,进行勘桩定界和实物调查。

  2010年8月3日,全市郑焦铁路征迁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会上确定的任务,令人顿感压力山大——他们将要面对涉及3000余亩土地、40余万平方米建筑物、2000余户居民和数十家企业的征地拆迁。

  压力不能是阻碍工作的“拦路石”,应该成为增强工作能力的“磨刀石”和检验执政智慧的“试金石”。他们在进一步深入农村社区、厂矿企业收集意见和建议,系统学习先进地区和我市之前征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连续挑灯夜战,科学论证征迁政策,几易其稿形成了符合国家政策、密切联系市情的征迁补偿安置办法。

  针对相关政策模糊的复杂问题,甚至是以往各类征迁未涉及的领域,没有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他们发挥集体智慧,结合焦作实际,提出政策性建议,积极与河南城际铁路工程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沟通,多方协调并取得市政府领导大力支持,解决了征迁过程中的众多具体问题。

  在征迁实施阶段,他们结合铁路施工特点和整体建设计划,确定了先南后北、先两县后三区的征迁步骤,保证了施工用地需求。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征迁群众利益,他们把需征迁的2600户居民、需拆迁的47万平方米建筑物,根据线路内余留附着物所处位置、产权性质等因素,细化为129个征迁节点。

  同时,指挥部办公室积极参与施工协调,为施工单位解决用水、用电和施工便道问题;加强与基层组织和公安机关的联系,大力维护施工环境;与融资机构相互配合,做好资本金的筹集上缴及征迁补偿资金的争取工作,并采取两天一督导、一周一通报、重大事件专报、着重补偿资金监管和驻点督导、例会排查、即时排名等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一批控制性工程用地,如郑焦铁路黄河大桥、跨武西高速公路大桥、跨济东高速公路大桥、跨郑焦晋高速公路大桥等控制性工程的施工用地得以先期交付……截至2011年8月12日,全市已征迁线路达到40公里,占线路总长的75.6%。

  我市征迁工作量大,各种阻工问题纷繁复杂。“要化解征迁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深入现场、贴近一线,了解征迁户的合理诉求。”这是2010年9月正式启动征迁时的工作要求。

  按照这一要求,尽管勘桩定界和实物调查阶段正值酷暑季节,他们还是坚持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顶着烈日,下乡勘测、入户调查,每天工作常常超过10个小时。也正是由于他们“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全线共计400多个影响铁路建设的矛盾和问题,基本在现场都得到及时解决,确保了铁路建设顺利推进。

  2012年3月,他们还根据征迁工作进展情况,把问题复杂、阻力较大的征迁节点重新分类合并,调整为64个,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扩大征迁成果,并采取果断措施,克难攻坚,拆除了张金刚果园、翻砂车间、爱帮渔场等几个长期抵触征迁、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征迁节点,多次受到省发改委、省铁路建设协调办等上级单位领导的赞扬。截至2013年6月底,全市境内129个征迁节点全部拆除,征迁任务全面完成,施工线路全面交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他们考虑到城市长远发展,还积极参与城区道路桥涵拓宽改造,与河南城际铁路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调道路桥涵拓宽改造事宜,超前谋划,全力推进,使桥涵站场建设更加有利于我市未来的发展。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