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焦铁路今日开通运营,对解放区来说,不仅带来了交通顺畅,而且更加凸显了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郑焦铁路打通了通向郑州“半小时经济圈”之路,这将是一条产业融合之路、交通物流之路、人才信息之路、创业兴区之路、富民惠民之路。在郑焦铁路建设中,无论是征迁安置,还是施工环境维护,解放区付出的努力和心血,都将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得到回报。
作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和我市“十大建设”专项行动计划的重要任务,解放区充分认识到郑焦铁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举全区之力服务此项重点工程,自2012年3月征迁工作启动后,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充分发扬善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优良作风,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征迁交地任务,安置小区城际花园建设进展顺利,为郑焦铁路顺利开通创造了良好条件。
服务郑焦铁路建设,是解放区的荣誉。解放区是承担郑焦铁路征迁安置工作任务最重的中心城区,线路范围东起群英河、西至南通路,全长2.77公里,共涉及征迁户1736户,拆迁总面积20.88万多平方米,占地500余亩。郑焦铁路红线内解放区段征迁工作、红线内征迁拆除于2013年8月完成交地任务。郑焦铁路配套南广场及安置小区范围内拆除工作基本结束。城际花园安置小区已经开工建设7栋安置楼近20万平方米,已经建成5栋楼主体工程15万平方米。
由于地处中心城区和火车站区域,解放区征迁对象成分复杂,征迁户较多,群众期望值很高,征迁工作难度很大。为了保证征迁工作顺利开展,解放区充分借鉴南水北调征迁工作经验,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街道、责任街道具体实施征迁的工作责任制。在具体实施征迁中,分包领导和责任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的理念,坚持依法征迁,充分考虑征迁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征迁户给予及时帮扶救助,从细微处保证被征迁群众的利益,用真心真情的服务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广大征迁群众主动为重大民生项目让路,舍小家为大家,以高姿态、高觉悟和实际行动支持郑焦铁路建设。
推动郑焦融合是适应宏观发展大势,加速我市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中部崛起离不开龙头和增长极的带动,郑州和武
汉是带动中部崛起的两大龙头,推进郑焦融合可以进一步强化郑州的龙头带动力。
郑焦铁路的终点站在解放区,带给解放区的不仅仅是出行的方便,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平台、新的形象提升。从城市融合发展情况看,城际铁路形成的“半小时经济圈”能直接带动郑州和周边的旅游、房地产、商贸业、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并能给周边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对解放区来说,要找准发展定位,瞄准郑州需要什么、郑州服务的其他地区需要什么,通过郑州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需求。从政策上看,中原城市群由实力强、距离近、联系紧密的九大城市组成,集群优势明显,地处京广经济带和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地带,郑焦铁路已经开通,郑焦一体化机遇难得。
解放区要立足于地处焦作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借助我市的交通优势、旅游优势、区位优势、物流优势、基础设施优势,主动融入,积极作为,站位全市商贸业发展大局,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打造民主路特色商业区和南部商业一级副中心,依托新河商务区建设,在引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上下功夫,主动在地产、教育、产业下游等方面融合承接,依托郑州、服务郑州,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精品地产、现代金融、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努力成为郑州的旅游接待中心和重要产业融合基地。
郑焦铁路开通后,解放区将以火车站为中心,加快火车站南广场建设,主动承接郑州产业梯度转移,优化南部新区商业布局,升级王府井百货商业圈、和诚外滩商业广场等项目,积极推进万达商业广场和新城控股投资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打造南部新区商业副中心。同时,借此机遇,扮靓城市窗口,提升城市品位,以“美丽楼院”创建为抓手,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加亮丽的现代化城区。
翻开历史的书卷,每一次交通变革,带来的都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翻天覆地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解放区的明天会因郑焦铁路、因融合发展而更加灿烂,一个富裕、活力、畅通、和谐、美丽的解放区正向我们走来。
(作者为解放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