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受农业部委托,全国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教授日前率河南、山东、四川等省内外小麦专家10余人,就修武县小麦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实打验收,郇封镇万箱铺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98公斤,郇封镇整乡推进平均亩产678.5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至此,该县小麦连续6年创下了18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据了解,该县连年创建全国粮食高产纪录的根本原因,就是通过强化领导、增加投入、示范带动、创新模式、强化服务等措施,为粮食均衡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县”这一目标,积极融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强化领导,为高产创建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为保障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该县专门成立了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专家组,引进小麦高产新品种、解决生产难题、督导技术落实。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督导和日常管理,专家组负责项目实施中各阶段技术工作,有效促进了高产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在创建高产示范中,该县共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渠相通、井相间、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溉体系,打造出24.2万亩高标准良田。同时,该县综合运用一系列高产集成配套技术,在平原乡镇建立了7个万亩高产示范片、15个千亩丰产方、60多个攻关田,通过示范带动,已推广粮食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5万多户。此外,该县在各示范田实行了统一供应良种、统一土壤处理、统一整地标准、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药剂拌种、统一机播的生产管理模式,并由农技人员按照高产配套技术规程现场跟踪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全面提升农户对小麦生长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该县先后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农技人员联片包村等,并免费为创建示范方和核心攻关田提供肥料、农药、弥雾机具等物资,全力做好粮食高产创建服务工作。
“集成高产农业技术推广、农技‘保姆式’服务和基因好的种子,成就了修武县小麦高产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虽说修武县耕地面积不多,却成了全国各路专家培育新品种、试验新技术的角力场和‘省考’‘国考’认定粮食新品种的试验田。”该县植保站负责人黄玉莲如是说,“小位村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突破800公斤,靠的就是精量播种、澳优液体肥拌种、小麦宽窄行和微灌补墒保全苗等新技术的支撑。”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