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记者在近日召开的示范区工业增长促进会上获悉,示范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全市第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领跑全市。其中,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同比分别增长18.7%、14.2%、21.7%、9.6%。被称为“保八项”的举措,成为工业增长的稳定器、助推器,集聚了示范区的向好因素,增强了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保项目建设。示范区进一步完善项目分包、考核奖惩、督查督办等各项工作机制,重点推进华晶二期、厦工二期、天宝洹祥、焦矿机器等重点在建项目。在推进未开工项目中,示范区实行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责任公示制度,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重点推进航空航天3D打印焦作基地、洹河纳米光电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为尽快让投产项目达产达效,示范区领导定期走访调研,协调解决已投产项目存在的资金、市场、招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推进光源电力、新立康胶带等项目尽快达产达效。示范区今年共实施工业项目37个,总投资118.2亿元,全年计划投资33.4亿元,1~4月份实际完成投资9.1亿元,同比增长27.2%。
保企业招商。示范区引导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引进原材料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推进瑞庆发动机、蒙牛乳业、大江重工等龙头企业引进配套项目入驻。目前,示范区工业企业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使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
保“两化”融合。示范区强力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与示范区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目前,示范区已有7家省、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同时重点推进7家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资金扶持等方面向示范企业倾斜。示范区腾云智慧园区目前已经入驻浪潮云计算中心、慧聪网、百度、360搜索等一批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这为示范区“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提供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
保转型升级。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先后组织正旭精密、华晶科技开展国家高企申报工作,组织迈科冶金、宇建科技开展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组织金宇阳、盛景科技开展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目前,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已签订入园申请企业达到29家,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已合作项目达到6个,西安科技大市场焦作分市场已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在科技创新促转型的同时,示范区积极引导企业产品转型。针对钢铁、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等传统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企业利用“互联网+”,推进传统行业向高端升级。
保企业上市。示范区今年引导宇建科技、振新生物2家已挂牌企业充分利用“新三板”,增强企业股票市值和流动性,扩大资金募集规模,带动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同时,重点加快正旭精密、凯瑞农牧等已签约企业上市(挂牌)进度,推进千年冷冻、泰鑫机械、明仁药业等企业签订挂牌辅导协议。截至目前,全区拥有2家已挂牌企业和科瑞森、中轴等12家上市后备企业。
保兼并重组。示范区筛选了一批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困难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引进社会资本和机构,实施兼并重组,使企业获得新生,目前正重点推进卓立膜材料、伟彤科技、卷烟材料等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保企业服务。在要素保障中,示范区发挥市应急转贷资金、中小企业担保风险代偿资金、产业引导基金以及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作用,支持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保持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在政策扶持中,示范区已经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其中,工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主要支持企业实施扩大规模、技术改造、科技成果产业化、“两化”融合等项目。
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效益。示范区与各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企业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同时,健全企业安全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