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河南省气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后将以LNG燃气动力发动机生产、置换和气瓶生产、检测为主,以LNG重卡销售和售后为辅,形成‘LNG全产业链,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发展的独特商业模式,致力于成长为中国绿色交通和低碳运输的全产业链供应商。”6月23日,河南锅检院焦作分院负责人说。
随着汽油、柴油价格的提高,燃气和燃油的成本差异日渐明显,加之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能源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气瓶的应用日益广泛。据介绍,目前我市有各类气瓶12万余只、汽车燃气加气站33家。
针对车载气瓶逃避登记注册、逃避检验、违法改装、违规充装等问题,该分院积极探索创新车载气瓶监管新模式,于2009年实施了车载气瓶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强化车载气瓶监管。2010年7月份,该分院又自筹资金建成了焦作市第一条车载气瓶检验线,填补了我市车载气瓶检验项目的空白,有效解决了车载气瓶监管乏力等问题,同时也为公交和出租车的安全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截至目前,该分院累计注册的车载气瓶数量达21000多只,为1757辆汽车发放了标签,有效强化了车载气瓶的安全监督。
但是,由于存在车载气瓶流动性大,许多单位或个人私自将燃油汽车改装成燃气汽车;部分加气站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措施不到位;气瓶定检期、报废期不一致以及在检验方面涉及气瓶拆卸、安装等问题,为车载气瓶埋下了安全隐患。
自2013年起,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该分院开始筹建河南省气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省级气瓶检验中心,不仅使气瓶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还将促进绿色能源快速发展,助推焦作经济转型升级。”该分院负责人说。
据介绍,目前,全国只有兰州、大连、上海、常州建有低温绝热设备检验中心,由于受距离远、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并不适用于我市以低温气瓶使用环节为主的定期检验和制造监督检验特点。为此,该分院近年来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建成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试系统和CNG车载气瓶、液化石油气瓶、氧气瓶、乙炔气瓶检验线。其中,车载气瓶检验线的规模和检验能力在我省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在我市建立以定期检验为主,兼顾监督检验的低温气瓶省级检验中心势在必行。
同时,博爱县是全国首批,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被确定为2013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的县区,交通便利,燃气资源丰富,再加上年输气能力16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一线”和年输气能力10亿立方米的“端氏—晋城—博爱”煤层气输气管道都从博爱县经过,因此博爱县在管线集中地建设的以LNG液化工厂、LNG/CNG加气加液站、天然气管网运营中心及LNG服务中心等项目为依托的天然气利用特色产业园目前已基本成型。
2014年5月份,在省质监局组织的项目可行性专家论证会上,专家组对我市申报筹建的省级气瓶检验中心进行了点评:“焦作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在博爱县筹建河南省气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无论是区域位置、产业资源、技术能力,还是政府的支持力度,都十分必要,基本可行。”目前,占地80亩、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省级气瓶检验中心正在建设中。届时,全省所有车用、民用、工业用气瓶都将在这里接受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