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高人为峰 拼搏创辉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高人为峰 拼搏创辉煌
——写在2015年温县一中高考再创历史新高之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县领导到温县一中调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到校视察
  课间操
  毕业纪念
  太极拳训练
  挑灯夜读 冲刺高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与温县一中学生合影
  爱心超市
 
   

  喜 报

  温县一中2015年高考再创辉煌,又跃巅峰,纯应届上线人数(不含艺术生)再创历史新高:

  ★一本上线374人,较2014年的361人增加13人;二本上线855人,较2014年的822人增加33人;三本上线1274人,较2014年的1201人增加73人。

  ★660分以上3人,600分以上51人。

  ★12人跻身全省文、理科前1000名,占焦作市进入省前1000名的三分之一。

  ★六县市一中文、理科前10名共33人(含并列),温县一中进入11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王泽元以662分位居全市理科第四名,郭力铭以660分位居全市理科第五名,直家辉以664分(含加10分)位居全市理科第九名。

  ★成爽以591分位居全市文科第三名,侯又丹以587分位居全市文科第五名,崔舒琳、陆彦、王芳林均以575分位居全市第十名。

  在此,温县一中感谢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及各位教育同仁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全县人民对温县一中的厚爱!祝贺各位学生和家长取得优异成绩!

  悠悠黄河畔,巍巍太行下,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这里,书香满园,这里,桃李芬芳。这里是知识的殿堂,这里是欢乐的海洋,这里就是英才成长的地方——温县第一高级中学。

  蟾宫折桂传喜报,教苑建功续辉煌。

  2015年高考,温县一中纯应届上线人数(不含艺术生)再创历史新高:一本上线374人,较2014年增加13人;二本上线855人,较2014年增加33人;三本上线1274人,较2014年增加73人。

  其中,660分以上3人,600分以上51人;12人跻身全省文、理科前1000名,占焦作市进入省前1000名的三分之一;8人跻身焦作市文、理科前10名:学生王泽元以662分位居全市理科第四名,郭力铭以660分位居全市理科第五名,直家辉以664分(加10分)位居全市理科第九名;成爽以591分位居全市文科第三名,侯又丹以587分位居全市文科第五名,崔舒琳、陆彦、王芳林均以575分位居全市第十名。

  再创辉煌,又跃巅峰!面对3年汗水换取的出色答卷,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温县一中教师如释重负:新校区走过3年历程,这支能打硬仗的团队经住了考验,他们用“团结、奉献、忠诚、和谐”践行了“面对学生的期盼,除了爱心就是奉献,面对家长的重托,除了责任就是使命”的庄严承诺,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身心健康、积极向上、拥有正能量的优秀学子!

  开拓创新——走特色教育之路

  温县一中作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不仅跻身全省教育的前列,更是温县很多学生家长眼中首选的名校、学子冲刺的目标,每到招生时节,人们都想方设法向一中挤。这些认可与荣耀背后,也给温县一中带来了重重压力。因为录取的学生不可能都是尖子生,学生良莠不齐成了不争的事实,也成了温县一中人最焦虑、最棘手的难题。

  “理念变,天地变;理念不变,原地转”。如何确保每一位进入温县一中的学生人人成才,在教育竞争持续高温的大环境下确保学校提高升学率。温县一中人一直在探索,且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始终以“让每个学生都成功”为育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打造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关爱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鼓励他们走文化考学之路;对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但有学习艺术专业兴趣的学生,鼓励他们冲击艺术类的院校;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好又有艺术天赋的学生,鼓励他们冲击像北大、清华等艺术类的名校。

  “温县一中,人人能成才”,这句宣传语早已成为深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事实。

  对此,温县一中有自己的对策和秘而不宣的绝招:抓住了高一,就抓住了高中;抓住了高二,就抓住了高考;抓住了高三,就抓住了人生。因为学习像垒城墙,必须根基牢。

  努力拼搏——树好学上进之风

  在打好基础方面,温县一中要求教师周三、周四集体备课时备出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及时告知学生。注重落实学生堂清、周

  清,对不同层次学生找出不同的知识短板,采取随堂练、试题测试、检查背记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关注学生“三本”即作业本、课本重难点批注、错题集锦本登记的使用情况。

  在提升能力方面,既抓好全面,又重视个体,针对学生差异,一方面强化尖子生培养,一方面对学困生开小灶,搞讲座。提出“老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通过月考对学生本周内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和考试。

  在调整心理方面,温县一中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教师随时与学生沟通谈心。学校尤其注重对尖子生的心理疏导,让他们在最佳生活、学习环境中全身心投入备考。学校还在校园柱子上、版面上,推出愉悦身心、调整心态的美文警句,构建了润物无声的“高考文化”。

  在备考战术方面,为了力避题海战术消耗学生精力,教师们总结往年毕业考试得失经验,建起错题档案,精编出150套左右的外地模拟试题,每两天按高考时间模拟一次考试,确保复习有效、高效。

  在激发士气方面,学校每周一在课间操前举行集体宣誓。对高三分别推出了高考百日誓师、教师宣誓、学生宣誓等,并在成人仪式暨高考30天冲刺之时,举行了高三学生集体宣誓,让学生在高亢激昂的宣誓中提增士气,激发斗志、树立目标。同时,学校在校园内悬挂了近百条充满激情、不畏挑战的各类标语,传递正能量。

  一系列举措,让学生们以坚持不懈的精神、阳光和谐的心态抓好分分秒秒,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群英荟萃——聚敬业有识之士

  紧张繁忙的备考生活,让高三老师的生物钟惊人的一致:每天5时15分,准时醒来。“即使高考后放了假也是这个时间醒。想睡懒觉都不行。”教师们这样调侃。

  在每个高三教师的办公室,几乎都有整箱整箱的方便面。“没有办法,我们要求当天考试当天试卷必须批改见分数见名次,还要备出有针对性的点评教案,第二天一早上墙,工作量非常大,一忙就是大半夜,只好在办公室泡方便面充饥!”

  “面对学生的期盼,除了爱心就是奉献,面对家长的重托,除了责任就是使命”这铭刻在一中校园正中的一段话,是教师对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高三全体教师一年来始终坚守的诺言。为了学生,主管校长张国运、年级主任李红旗、副主任马明华、马双喜和很多老师舍弃小家,把全部的爱给了学校这个大家庭。这分团结、和谐、敬业、奉献,来自于温县一中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也来自于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细化管理环节,积小胜为大胜的管理法则。

  “一本看教师的教学实力,二本看学校的整体管理,三本看学校的学风、校风。一句话,要想出成绩,管理必须到位。”学校每学期初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案、课后反思、作业批改、考试、自习辅导、考勤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检查方法,并由值班人员对此严格督导、检查、评比;注重课堂效果,关注学生“三本”完成情况,严格落实教学“周周清”,对不同层次学生找出不同的知识短板,采取试题测试、检查背记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定期举办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业务水平考试,每月进行一次优秀教案评比,每学年一次教师原创题比赛;注重在落细、落小和落实上下功夫,整合早、中、晚课余零碎时间和课间操前的小读,加强学生45分钟循环记忆,并规定每周进行尖子生主观题测试和全体学生的周清测试,每月底组织一次年级统考。

  在实施“名师工程”方面,学校一方面举办教师讲座,加强教师培训,发挥“老”教师余热,拔高“新”教师水平,一方面通过“青蓝工程”“同课异构”“高效课堂”等培训,搭建教师成长阶梯。同时,学校实行年级教师聘任制,由各年级主管校长和年级主任选聘各科目教师,下发聘书,聘期为一学年,形成教师职务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本着尊重数据、敬畏制度、崇尚成功的原则,学校在各项评比中,严格尊重日常考核数据,定期公开,加大了对名、优、特教师的奖励力度,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建立起动态管理机制。

  对岗位的敬畏,对事业的忠诚,加之学校严格精细的管理,使温县一中的老师们无暇“外面的大世界”,分分秒秒耕耘于校园这方“小田地”,不敢松懈须臾。

  破茧成蝶——育厚德博识之人

  严中更多的是爱。奋斗的青春最美,只有严格管理,才能严出好成绩,才能陪孩子走过一段最有价值的青春。

  为了严出好成绩,学校对学生提出“周清打基础,月考提能力,模拟树心态,备考定战术,宣誓扬士气”,要求教师必做“十字诀”,即要求教师从基础、能力、心理、战术、士气5个方面,精耕细作,强化互动,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帮助学生调整最佳的学习状态、备战状态。

  对于尖子生,学校成立培优培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培养团队,及早发现苗子,并出台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对于学困生,学校组织教师开小灶、办讲座,定期对学生学习进行总结、指导。将各类易错点、数学公式汇总粘贴上墙、上柱、上版面,确保学生所见之处都能随时有所学、有所获。

  在调整高三学生心理方面,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尤其注重对尖子生的心理疏导,并为他们提供空调寝室、单独自习室等,让他们在最佳生活、学习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备考。

  高三关键时期,学校提出“老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要求每位老师提供紧扣考纲的试题后,由教研组长整合出最优试卷。同时,各班建立错题档案,精编出100多套模拟试题,每两天按高考时间模拟一次考试。

  同时,为了让学子们在“寒窗苦读”中既感受到高中生活的丰富多彩,又能激发士气,做一个全面发展性人才,近年来,学校可谓费尽心机,不仅关注升学率有多高,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用节日活动、特色活动于无声处润泽学子的心灵。

  放飞理想的精神家园,潜心学习的知识殿堂。今天,温县一中这所全市乃至全省公认的名校,正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团队、一流的管理,激励、鼓舞、培养着一批批一流的学子,让他们享有均等出彩、实现梦想的机会。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温县一中,就是给了无数学子冲刺梦想的支点。

  温县一中人会集在一起,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教师仁爱、包容、坚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这正是温县一中实力、活力、魅力之所在。前进脚步永无止境,延续梦想再创辉煌。今天,一串串攀升的数字,一张张憧憬未来的阳光面孔,定格了年度辉煌。未来,温县一中人将持续构建一个师生共享生命成长的理想精神家园,打造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名校,润泽生命,筑梦未来。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