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市城建监察支队自1997年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市城管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特别是近一年来,该支队以城市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建筑垃圾(渣土)治理、户外广告整治等为载体,以“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和政风行风评议等工作为抓手,按照建设“五个城管”的工作理念,坚持管理更加精细、执法更加文明、工作更加严明、作风更加优良、民众更加满意的标准,转变作风,求实求效,依法行政,精细管理,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城管执法队伍,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这支队伍中,许多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勤政为民,在构建畅通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美丽城市工作中成为学习的榜样。七一前夕,本报记者对该支队评选出的8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采访,以飨读者。
张娟:平凡中的坚守
在市城建监察支队,办公室的工作繁、杂、脏、累,被大家公认为最难干,可张娟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数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听党指挥、服从安排就是使命。”6月29日,市城建监察支队总支委员张娟说。
办公室没有充足的人员配备,可张娟不仅要做好党建工作,还要做好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和计生工作,面对现状她只有埋头苦干。2010年,该支队抽调张娟与法制室工作人员对我市19家城管执法单位进行验收。在被抽调队伍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期间,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双休日也不休息,当张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到孩子为了等妈妈却不肯上床睡觉,而是依偎在沙发上睡着时,她的泪水再也无法控制。
“我是共产党员,就要自觉克服困难,目标只有一个——完成任务。”张娟说。 高小豹
张娟在统计数字材料。
高小豹 摄
杜娟:为“家”操心也无悔
“后勤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晚,干不出轰轰烈烈的成绩,可一旦没有了后勤保障工作,整个支队的工作将无法顺利开展。”6月29日,市城建监察支队后勤科副科长杜娟如此评价后勤工作。
一线执法人员需要凌晨加班,杜娟就要安排食堂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饭菜;一些临时突发性的任务一旦接到通知,杜娟也要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其实,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台账登记,后勤工作不仅琐碎、繁杂,而且千头万绪,需要耐心细心才能做好,一旦出错就会给支队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杜娟从参加工作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
杜娟说,自己身患多种疾病,也曾想过换一个工作岗位,但20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早已把支队当成一个“家”,乐意为这个“家”操心,只要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干一天,就要把这个心操到底。 李文静
杜娟在电脑前整理工作台账。
李文静 摄
赵光:群众满意就是工作目标
整治市汽车客运总站广场的三种经营现象是赵光每天的主要工作任务。
由于该广场上外地旅客多,因此周围门店的店外经营现象比较严重,市城建监察支队一大队队员赵光每天轮番对容易出现反弹的门店进行监管。此外,配合其他队员对丰收路、普济路、映湖路等路段的大型违规户外广告进行整治,也是赵光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别人看来,年龄大了早该歇歇了。赵光却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和年轻队员一起站在大吊车上清理距离地面几米高的违规广告。遇到不配合的商户,作为一名老监察员的赵光,每次都通过不厌其烦地耐心劝导,最终获得商户的理解和配合。
6月29日,赵光接受采访时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商户的配合和群众的支持,有了这分理解和支持,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和认可。 李文静
赵光在清理位于普济路上的条幅广告。李文静 摄
薛永军: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
在市东方红广场,每天从7时30分到22时,经常可以看到薛永军沿着广场周围巡查的身影。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薛永军每天和其他队员一样,每天按时按点到岗,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家里还有身患脑梗的妻子、医院里还躺着身患癌症的75岁老母亲。为了既不影响工作又能照顾亲人,薛永军每天5时起床,做好早饭,把饭菜盛好端到妻子面前,再跑到医院照顾母亲吃完饭,然后再准时赶到工作岗位。晚上无论下班多晚,总要到医院看上母亲一眼再离开。
“人到中年,每个人都会面临家庭、工作带来的双重压力。作为一名党员,要想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不能因为照顾小家而放弃工作职责,要一如既往地干好本职工作。”6月29日,市城建监察支队三大队党支部书记薛永军说。 李文静
薛永军在市东方红广场巡查。
李文静 摄
李建春:在岗一天负责一天
“户外广告不仅要加强监管,严格管控未经审批的户外广告,还要加强管理,对过时、破损、污旧的广告,督促业主及时更换。”6月29日,说起户外广告的监管工作,市城建监察支队四大队队员李建春侃侃而谈。
李建春每天的工作场所就在路上,他把自己的工作总结为“一转、二看、三登记”。在路上巡查的时候,但凡发现广告有破损,他就会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下来。工作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执法一线。特别是雷雨大风天,为了避免大型户外广告因为恶劣天气掉落伤人事情的发生,越是天气不好,他越要往外跑。
“现在我也快到退休年龄了,干一天工作就要尽一天的责任,我要做到户外广告、公益性指示牌规范有序的同时,不发生安全事故,不影响城市市容。”李建春在接受采访结束时说。 张 冬
李建春在上路巡查前检查车辆。李文静 摄
何有:为了城市更靓丽
“回顾20多年的工作历程,有辛酸也有欢颜,有受屈挨骂更有理解关怀,看着焦作这个昔日煤城的市容环境一天天变美,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6月29日,市城建监察支队一大队党支部书记何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城管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情况复杂而多变,管理对象多是弱势群体,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弱势群体往往把各种不满情绪转移到城管部门头上来,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矛盾。”何有说。
为了在执法中使政策和策略相得益彰,何有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此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何有始终战斗在城管第一线,带领队员微笑执法、秉公执法,不仅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而且确保了辖区内市容市貌干净整洁。
张 冬
何有(右)在为商贩办理限期整改手续。
张 冬 摄
郑海武:净化环境尽职尽责
6月28日21时,市城建监察支队五大队党支部书记郑海武和交警们一起,在山阳路牛庄大转盘处,对过往的货车进行盘查。遇到没按照规范覆盖的货车,郑海武就要求司机签一份保证书,保证以后按照规范覆盖货物,防止出现沿途抛撒现象。
这只是郑海武工作中的一个片段,自今年5月20日起,他已经连续一个多月高强度的工作。每隔一天,他就会连夜蹲守查车。第二天,他还要把查过的车辆信息录入到电脑中。郑海武说:“我们在4个主要入市口都设置有检查点,对过往的车辆都要进行严格检查。”
此外,工作中,郑海武还针对建筑工地废土清运车辆增多的情况,加强源头管理,向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运输车辆业主宣传城管法规,讲解有关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的条件、规定和程序,从源头上杜绝抛撒行为。 张 冬
郑海武在录入已查车辆的信息。 张 冬 摄
邓志超:疏堵结合管好城市
万方桥下的市容秩序是我市的一大热点也是难点问题,这里周边不但有学校还有农贸市场,每到中午下班时分,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买菜的市民、过路的行人会聚于此,交通压力巨大。
“我们每天7时就要到这里,先是清理桥下随意摆摊的摊贩,再去规范劳务市场的秩序。”近日,市城建监察支队二大队队员邓志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对此一般都是采取说服教育与疏导、清理相结合的办法,规劝流动摊贩到市场内经营。同时,为了满足务工人员的需求,我们在附近还规划出了劳务市场的范围。”
“在这里工作很不容易,市民有需求,路人要经过,要满足各方的利益很难,我希望市民们在附近买菜时尽量把电动车停放在不影响交通通行的地方,同时希望他们理解我们工作的难处。”张 冬
邓志超(左)督促农民工到规定的市场摆摊。
张 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