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昨日,记者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我市近期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情况显示,6月中旬以来,我市手足口病周报告病例数持续较大幅度下降,并且明显低于去年和历史同期平均发病水平,预计手足口病疫情将呈进一步下降趋势。监测数据分析评估表明,我市手足口病疫情已经度过流行高峰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我市每年4月份至6月份是手足口病高发期。2009年以来,手足口病一直是我市法定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最多的疾病之一。
据了解,今年3月中旬开始,我市部分地区手足口病疫情回升,4月份进入疫情快速上升期,聚集性病例迅速增加,至5月上旬达到疫情高峰。
为有效应对今年手足口病疫情,根据市卫生局的安排,市疾控中心在总结分析和科学预测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突出重点环节”的原则,在3月份就全面部署防控工作,同时启动疫情周分析,定期向各县市区通报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基层及时监测发现聚集性疫情。同时,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落实针对性防控措施,严防暴发性疫情发生。
根据安排,市疾控中心对重点地区组织开展了督导检查,督促各地强化和细化防控措施。经过全市医疗卫生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报告病例数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没有暴发性疫情发生,无死亡病例报告。
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科长任东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市各级疾控机构将继续作好手足口病常规疫情监测分析和病原学检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病原分布情况,尽可能准确分析研判疫情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虽然我市已经度过了今年发病高峰期,但该病全年都可发生,预防手足口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在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最好煮沸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该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注意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