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岁的市中医院血液肿瘤科名誉主任、副主任中医师蒋凯,出身中医世家,是蒋氏中医的第四代传人。作为中医的传承人,从医30多年来,他就如何诊治血液病、肿瘤病、风湿病进行了潜心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同时他还对脾胃病、老年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症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较深的造诣,吸引众多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本期,“名中医与您有约”活动走进蒋凯诊室,让大家零距离感受神奇的中医魅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医术精湛患者赞
蒋凯的诊室位于市中医院专家门诊东侧,每逢其坐诊日,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
6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他的诊室时,外面已站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诊室里,刚给患者把完脉的蒋凯正通过舌诊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诊断。随后,他为患者开出一个药方,并告诉患者如何煎药、服用。
根据就诊顺序,蒋凯下一个接诊对象是被结肠炎和头晕折磨得痛不欲生的靳大爷。“最要命的就是拉肚子,一天能拉上十几次,一个月我瘦了10公斤,去了好几家医院还是没有治好。”问诊时,靳大爷向蒋凯描述了自己的病情。
“别担心,这病我能治。前些年,有位患者一天上厕所的次数比你还多,后来喝了一段时间的中药就好了。”蒋凯一边把脉一边对靳大爷说。据靳大爷介绍,他本来在市区一家医院住院治疗,前几天,他的一个亲戚到医院看他时,向他推荐了蒋凯。因为,他的这个亲戚也曾患过结肠炎,后来被蒋凯治好了。听了亲戚的介绍后,靳大爷马上办理了出院手续,来找蒋凯诊治。“蒋大夫说的话,我信。”靳大爷对记者说。
说起蒋凯的医术,患者张先生最有发言权。今年37岁的张先生5年前患上了痛风,每当疾病发作时,关节疼痛难忍。为了治病,他四处求医,但病情一直没有明显好转。“现在,我找蒋医生看病已经有两个月了,吃了他开的中药后,我的病情有了明显改善。”张先生感慨地说。
其实,蒋凯更擅长治疗肿瘤、血液病、风湿病等病症。前几年,一名肝癌患者在其他医院被判了“死刑”,经过他的精心治疗,至今仍健在;20多年前,一名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女患者在他的医治下,如今生活得很幸福……
由于医术精湛,不少外地患者也慕名前来找他诊治。
处处为患者考虑
“凡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任也。是以大凡医者,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为医也。”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对“医者”进行了界定,成为后世行医者的医德典范。而这,也是蒋凯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从医境界。因为牢记古训,蒋凯在接诊时,常常以人为本,处处为患者考虑。
在诊室里,一位孕妇因晚上睡觉出现心悸,且时常胸闷、憋气、心慌等症状前来就诊。蒋凯经过诊断,确诊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便建议她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避免劳累,保持愉快的心情。随后,蒋凯还嘱咐这位孕妇的丈夫,平时尽量多陪妻子聊天,从而减轻她的心理负担,让其得到充分的休息。
在接诊一位老年患者时,蒋凯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开了一服中药。“你家离我们新区医院比较近,明天我正好到那里坐诊。今天我先给您开一服药,看您服过后有什么反应,然后我再对症下药。这是因为之前你吃西药时间太长,如果我开的中药药量大,害怕您花冤枉钱;如果药量小,则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蒋凯向这位患者解释。
在看病过程中,蒋凯还向每位患者交代,他开的中药一定要煎熬两遍再服用。而且,他还向患者传授省钱秘诀:通常一天的中药,可服用一天半,这样就会省下不少钱,而且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患者面前,蒋凯就像一位兄长、一个好友,处处体恤患者的不易,为患者精打细算。
“祖上传给我的不仅是医术,还有医德。”蒋凯说,“作为中医,我更注重医德修养,为患者提供人道主义关怀。”
蒋凯说,在他商丘老家的大门上,曾有一副对联让他至今难忘,上联是:但愿世间人无病;下联是:哪怕架上药生尘。透过这副对联可以看出,作为一名中医,要有博大的爱民情怀和高尚的医德。
他的父亲蒋赞臣,是市中医院的“元老”。是他,让蒋凯走上中医之路并影响他一生。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是个大忙人,每天找父亲看病的人很多。为了给患者看病,他的父亲下班后从来没有准时回过家。有一次,父亲竟然在一天之内接诊了80位患者。
临近中午,诊室外还有不少患者在等候,排在最后的几位患者十分着急,担心看不上病。见此情景,蒋凯对患者说:“只要有一位患者在,我就不会下班。”
12时35分,蒋凯为最后一位患者看完病后,才下班回家。蒋凯说,像这种情况,他经常遇到。“做医生,就应该为患者多考虑,因为有些患者来找我看次病,十分不易。”蒋凯感慨地说。(本报记者 朱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