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习实践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问题导向 务求教育实效
党员干部要恪守“三严三实”
便民服务贵在用心
“开小灶”
手机与贩毒之间
冷漠的你,请找回善的初心
别让电商“吹牛不报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7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电商“吹牛不报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京东商城因为“刷单”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国外一家投资咨询机构发布报告称,京东销售额存在虚报——也就是传说中的“刷单”。不止京东一家,近年来,有关电商“刷单”的报道屡见不鲜。业内人士指出,“刷单”行为普遍,意味着电商平台数据“注水”情况严重,其商业信用可想而知。(据《经济参考报》)

  笔者有必要指出两点,一是从整体上讲,电商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消费模式,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即使电商存在某些问题,也不该否定电商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二是关于刷单的传闻,决不仅仅发生在京东身上,这几乎是所有电商的“江湖传说”。

  电商“刷单”相当于吹牛,只是两者的区别在于,一般人吹牛只能过过嘴瘾,而电商吹牛却能带来实惠。现在,电商竞争很激烈,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销售榜单、购买评价等。如果一款商品没有成交量、没有好评,不仅很难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即便消费者看到了一般也不会下单。“刷单”与商家的评级、攒钻等息息相关,能够带来一系列虚假的销量、虚假的竞争力、虚假的信用等虚假数据。

  正因为“刷单”能带来这么多好处,甚至已然成为“爆款法则”“竞争利器”,“刷单”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成为电商竞争的潜规则。因此,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提出打击“刷单”行为,甚至一年开出几千万元的罚单,但“刷单”行为还是屡禁不止。

  4月27日,一则题为“多地天猫店主被约谈补税,销售额超80万补28%”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公众热议。可想而知的是,如果电商“吹牛报税”,那么,巨大的吹牛成本将产生极大的“倒逼效应”。其实,这也是许多国家的惯行做法。比如,在德国,电商如果“刷单”的话,那么,每一笔成交记录都会成为纳税依据,到最后吹牛不仅无利可图,反而会拖垮电商——这也是德国电商很少“刷单”的原因所在。可上述那条新闻并没有下文,甚至还有消息称,只要“刷单”提供证明就可以不计入销售额。

  从本质上讲,“刷单”行为是一种不诚信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电商吹牛不仅应该在税务部门那里通不过,在工商部门那里也不能被容忍。可现实是,我们不仅很少看到“刷单纳税”,甚至也很少看到电商因为“刷单”受到工商部门的严惩。我们可以把这理解成相关部门对电商发展的保护。保护是应该的,但保护也应该讲原则、有底线。明明知道“刷单”现象如此普遍,“刷单”危害如此大,电商却受不到任何约束和惩戒,这个市场还有什么公平、健康可言?

  别让电商“吹牛不报税”。当前,在谴责电商“刷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形成共识,拿出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办法。我们需要明白,“刷单”不仅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商业规则,还在企业之间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极不利于电商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打击“刷单”行为,不仅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也是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措施。□毛建国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信箱:jzrbsp@163.com。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