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还有一串没剪到位,一定注意不能有遗漏啊!”近日,记者在位于孟州市赵和镇上寨村的一座葡萄园里见到了老孟,他正在指导一名新来的工人修剪葡萄。
老孟叫孟庆进,是该市一品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能手。见到一串串翠绿晶莹的葡萄被剪掉,记者好奇地问,把已长成黄豆粒大小的葡萄粒剪掉岂不是太可惜啦?老孟笑着说:“这叫疏果,是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作出的必要‘牺牲’。”
老孟说,如此疏果会减少一半的葡萄产量,我们又称其为控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葡萄颗粒饱满、口味甘甜、串形美观。
算上今年,老孟种植葡萄已有15个年头了,由于他善于钻研种植技术,敢想敢干,总结出了一套“葡萄经”,种植面积从最开始的二亩地发展到了如今的三四十亩。后来,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老孟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120余亩,相继引进了美国红提、黑提、红宝石无核葡萄等十多个新品种。
打“生态牌”和“健康牌”是老孟“葡萄经”里的一大“法宝”。上寨村地处孟州市西部陵区,气候干燥、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高品质葡萄的生长。此外,该村有牛、羊等饲养户数十家,用动物粪便发酵每年产生的沼液恰恰为葡萄生长提供了绝佳养料。
“沼液的肥效是普通化肥的10倍以上,其水质特性极易被葡萄吸收,且具有驱虫、杀虫的功效,省了农药的成本,也不会产生化学残留。”老孟说。
“这里的葡萄甜掉牙,深受消费者青睐,不‘抢’你就买不到!”一位早早就来抢下订单的洛阳客商打趣地说。
老孟种的葡萄,不使用化肥和农药,采取纯绿色生态模式,不仅成本低,而且葡萄品质好。从前年开始,老孟还推出了“进园采摘”项目,吸引了许多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采摘、游玩。要问生意怎么样?老孟用一个词形容,简直就是“顾客盈门”。
如今,老孟的葡萄园年产值将近300万元,年实现利润100多万元。对此,老孟仍不满足,他说:“现在,我只是把葡萄卖到了省内周边地市,今年我已为这里的葡萄申报了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标识,接下来我还要扩大种植面积,将这里的优质葡萄销售到全国各地!”老孟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