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柳女士的儿子亮亮,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字写得也不好看。前段时间,柳女士四处打听,为儿子报了一个数学补习班和一个书法班。此外,她还为儿子做了详细的假期计划表,包括起床时间、上课时间、吃饭时间等。婆媳俩为了孩子暑期上不上补习班和书法班引发矛盾,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让孩子只上数学补习班。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文静1078:家长让孩子上暑期补习班,最好和孩子一起商量,不然强扭的瓜不甜,有可能家长白花钱、孩子白受累,亲子关系还不融洽。孩子某些功课有问题,家长应该冷静地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假期把孩子扔在补习班,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芳心云天:孩子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字写得也不好看,暑期已至,是时候帮其扭转一下“乾坤”了,但柳女士强加式的暑期安排并不妥当。玩是孩子的天性,与其费尽心思地将孩子的暑假安排得满满当当,不如利用暑期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
@悠然阿朵:当妈的望子成龙,总想着孩子功课门门优秀,所以不惜花费钱财报这班那班以提高成绩;奶奶则心疼孙子,不想给孩子太大压力和负担。欣慰的是婆媳俩能各让一步达成共识,要是能听听亮亮本人的意见也许会更好!
@胜平王大头:媳说媳有理,婆说婆有道。的确,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学习的主人归根到底是孩子本人,上不上补习班和特长班,最终还得看孩子是否真的需要,是否真的有兴趣。把话语权交给孩子本人吧!让他学会自己思考、自己选择,在追梦的道路上快乐地奔跑。
@怕羞的影子:与其让孩子去上补习班,倒不如在家里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协助孩子制订一个假期学习计划,这样,孩子在心情愉悦中既学习了知识,又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多好。
@乐木可乐: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你不上辅导班就落后了,成绩就有可能滑坡。我们孩子的童年已经被升学、考试给占据了,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苗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高压高强度的学习,能否成才也不在于此!还是别让孩子们失去快乐的童年吧!
@暖暖小月儿:隔代教育一直有矛盾,婆媳相处之道还是各守本分,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父母做主体,老人做辅助。同时,教育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不应该只重视成绩。例如学习书法能够培养孩子基本的审美价值观,会反作用于数理化教育,俗话说一通百通就是这个道理。
@海东小子:目前,高考改革正在进行,一考定终身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变,但家长的观念还没完全转变,因此自然喜欢让孩子补习考试科目。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学生上大学的途径增多,上大学不再是为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掌握知识和技能,那时家长便不会这样只重视智育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教育了。
@襄阳骏:小学阶段的孩子,成绩只要不严重掉队,家长请勿过度担心,关键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点掌握了,家长督促完成作业即可,没有必要参加补习班。反倒是练练毛笔字、打打球更好,从小打牢书法功底,提高身体素质,终身受益。暑假是孩子的,请还给他们,千万别把暑假变成“书假”。
【下期话题】
公园里秀钢管舞,你怎么看?
据《焦作晚报》报道,7月1日20时左右,在市龙源湖公园北广场上,一男一女跳钢管舞的场面,引得不少市民围观。据了解,这是我市一舞蹈培训班在进行宣传。围观的一名市民说:“钢管舞是有争议的,公园是大众场合,不适合在此跳。”也有人说,国家都有钢管舞队了,跳钢管舞健身应该没问题。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