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公益事业插上互联网翅膀
我市举办动物疫病防控技能竞赛
广西社科联一行莅焦调研
严把土地登记关
快板戏里“大事多”
让“和谐号”列车更和谐
节约用电:享受“绿色生活”
河北邢台:最美最绿前南峪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邢台:最美最绿前南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前南峪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其经验应该在全国推广。”“百家媒体看邢台”的记者这样评价前南峪。

  6月9日,抵达邢台报到的当天晚上,邢台市委、市政府特意安排记者欣赏首次公演的大型现代豫剧《前南峪》。

  该剧艺术地展现了邢台县前南峪干部群众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委第一书记郭成志带领下,艰苦创业,把一个荒山秃岭、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太行山区一颗璀璨明珠的感人事迹,弘扬了当代共产党人一心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优秀品质。

  前南峪村位于邢台县浆水镇,地处太行深山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抓住机遇,选择了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集体专业承包责任制,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骄人的业绩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幸福村”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这里也曾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部所在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所学校培养出了2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现如今,前南峪已成为太行山最美、最绿的地方。

  前南峪,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一望无垠的林海。8300亩山场种植了480万株树木。记者一行沿着林间小路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舒适的氧吧,令人心旷神怡。

  勤劳的前南峪人,不仅追求绿,而且向往美,既坚持不懈地绿化荒山,又持之以恒地美化庄园,把全村打造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花园,既向游人销售“绿色果品”,又出售让人陶醉的自然风光。来到前南峪村口,记者便进入由垂柳构成的绿色长廊。在长廊两侧,有两个遥相呼应的花园,花园附近有两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离湖不远,是一座930亩的大果园,这个果园连接着山场上5300亩的更大果园。大果园周围,青山巍巍,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置身于林海和花园之间,绿水环绕的前南峪,幼儿园、小学、医务室和便民超市一应俱全。文化广场经常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使人寓教于乐,陶冶情操。一栋栋二层小楼错落有致,白墙红顶掩映在翠绿之中,恰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村民们自豪地说,村里的生活条件比城里一点也不差,生态环境却比城里好得多。

  “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前南峪发展的是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走的是一条科学、持续发展之路。”河北省记协主席相金科说。

  邢台市太行山区涉及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临城县个4县市,总面积639万亩,总人口125万人,山区总面积570万亩,山区人口70.2万。近年来,邢台市通过生态经济沟建设,有效带动了全市山区综合治理,加快了山区绿化进程,涌现出了一大批治山绿化的先进典型,成为全国太行山绿化治理的样板。

  “沟域经济”的建设与壮大已成为邢台生态品牌的发展思路和共识。

  红石沟生态休闲农场借助“沟域经济”发展起来的绿水青山,搞起了农业休闲体验。在台湾创意采摘园内,火龙果、凤梨等热带水果生机盎然。在绿色科普园内,小朋友可以把课堂搬到山野,了解蔬菜、水果的生长过程。在开心农场采摘体验园内,市民可以前来摘水果,种蔬菜,做沙拉,在林中嬉戏。

  “在我们这儿不仅能领略2万亩绿树山场形成的自然风光,而且一年四季都能让游客圆了‘农夫梦’:从草莓、樱桃、蓝莓、灯笼果,到李子、桑葚、葡萄、石榴、桃、梨、杏等水果,什么时间来游玩,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红石沟生态园老板张保国说。

  专家认为,太行山区具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更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每条沟域都应从区域实际出发,根据区位、构造、资源、产业基础,“因沟制宜”、探索培育个性化的产业,用自己的“一招鲜”打造吸引消费者的看点和有市场竞争力的卖点。

  与此同时,邢台市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广公司或大户承包治理、合作社经营等模式,通过政府以奖代补、招商引资等措施,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生态经济沟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邢台市目前已有458家企业老板共承包100亩以上的荒山、荒岗40多万亩,其中承包5000亩以上的有15家,总投资超过了17亿元。

  如今,邢台市太行山区生态经济沟建设风生水起,一个集生态涵养、旅游休闲、生态产业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已呈现在人们面前。

  如今,邢台市西部山区正在加速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苍翠如歌的大美太行正渐行渐近。(本报记者 赵耀东)

  压题照片为如诗如画的前南峪村即景。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