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焦作晚报》报道,前不久,山阳区东方红街道和平街社区的两个邻居因为公共绿地上的一块菜地起了争执。原来,这块公共绿地被陈大爷“变”成了菜地。6月初,陈大爷为了让蔬菜更好地生长,在菜地里上了肥料。难闻的气味让邻居刘大爷非常不满。协商无果后,刘大爷拿铁锹将陈大爷的菜全部铲掉。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暖暖小月儿:公共绿地是大家的资源,陈大爷没有权利把它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单建华江苏:相关管理部门不作为才是纠纷的根源。一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管理部门即介入阻止,就不会出现后面的矛盾纠纷。对于管理部门不作为的情况不能置之不理,要及时问责。管理部门尽职尽责才能让社会更安定。
@蔡甸王启东:支持刘大爷的做法。公共绿地属于小区居民共有,都来圈占的话,再美丽的小区也会很快变得脏乱差。当权益被侵犯,就需要有刘大爷这样的人挺身而出来维护。
@苏懿谅谅谅:邻里之间要相互包容,遇事切莫冲动。公为私用固然有错,一气铲之行为更是极端。低头不见抬头见,邻里之间要和谐!
@文静1078:公共绿地上是不允许种菜的。陈大爷把公共绿地变为私有的地,本身是不合法的,邻居势必会对他有看法。现在陈大爷又变本加厉,在菜地里施肥,气味难闻怎能不使邻居有意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劝陈大爷还是放弃那块地吧,别惹闲气,还伤了邻里关系。自私要不得。
@傲雪红梅123:公共绿地缘何成了菜地,显然是有关部门不作为,如果绿地没空地如何来种菜,也就发生不了邻里之战。还有邻里之间和为贵,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一个种了菜,然后分给邻居吃,大家其乐融融,其实种菜并不一定为吃菜,种的是寂寞,种的是心情。
@提恩畅:这种“一铲了之”的做法显然极不可取。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了这一亩三分地伤了和气,实在是因小失大。再有,公共绿地本姓“公”,私辟菜园本已违规,若细论两个大爷都有错,一个处事简单粗暴,一个为获私利而损公德,应尽快将菜地恢复原貌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怕羞的影子:公共绿地变“自留地”,于情于理都不应该,何况还有因施肥产生的难闻的气味。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刘大爷完全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决问题,如此一闹,站不住脚不说,还给邻里和谐添了堵,不该呀。
@z531312762:公共绿地本姓公,百姓利益记心中。一己私利变菜地,损公肥私太冲动。施上生态有机肥,污染空气臭烘烘。公众利益益大家,莫让管理成真空。齐心协力建社区,邻里和谐心相通!
【下期话题】
江苏女官员辞职
任上市公司副总裁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湖乡原党委书记冒惠萍于近日正式辞职,并于7月6日前往新单位报到,正式就任上市公司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年薪70万元。公务员辞职“下海”在江苏早有先例。资料显示,刚满40岁的冒惠萍曾在东海县多个部门和乡镇任职,先后担任过东海县牛山镇党委副书记、洪庄镇镇长以及石湖乡党委书记。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