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有一名来自我市的公安交警受到表彰,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市公安交警支队山阳交管巡防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学岭。
守卫天使,34年情怀不变
从“警察叔叔”到“警察爷爷”。34年春去冬来,在一茬又一茬孩子们挥手再见的笑脸里,李学岭“升级”了称谓,苍老了容颜,从英姿飒爽到满鬓斑白。然而,无论时空如何改变、执勤地点如何改变、身份职务如何改变,不变的,是他那分沉甸甸的责任心;不变的,是他作为学生“安全守护神”的口碑相传。
每天固定的时间,李学岭都准时站在市和平街与焦东路交叉口,迎接上学、放学的山阳区焦东路小学学生。仅在这里,他已经站了整整13年。
哨声清脆地响起,李学岭指挥着孩子们一队队从车流中安全穿过,不时有走过斑马线的孩子与他挥手再见,尊敬地喊他“警察爷爷”。在学校门口这个“舞台”上,他的“警察故事”已经标准地如同老电影“镜头回放”,每一声哨子都吹得恰到好处,每一个标准的手势都收放自如,每一个笑容都传递给孩子们平安与温暖。
李学岭说,从做交警的第一天起,他就深深明白,想把这份工作做好,靠的是坚实的责任心,是无私的付出,是真诚的坚守。
佳话广传,交警换岗众人抢
为保障全市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市公安交警支队在全市各交通主干道的学校门前都设立了“爱心护学岗”,李学岭负责在市解放路和青年路一带执勤。为了保障“爱心通道”安全畅通,他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上岗,赶在学生上学前站在岗位上;推迟半小时下岗,等学生走完后才离开岗位。同时,他被10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一有空就给学生上交通安全课。在他的努力下,焦作市实验中学、学生路小学、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第十一中学的上万名学生在该路段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学校领导多次赠锦旗和感谢信,赞扬李学岭是“师生的保护神”。
2002年,因工作需要,李学岭的执勤岗位进行了调整。获悉李学岭调岗的消息,市实验中学、市第十一中学、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市学生路小学的师生和家长多次打电话给交警部门的领导,要求把他调回来。附近的其他中小学校也参战“争夺”李学岭,极力要求让他在自己的学校门前执勤。一名普通的交警,成为八所学校、数万名师生及学生家长争抢的对象,一时间在全市传为佳话。
警民情深,千张贺卡寄谢意
在李学岭家里,珍藏着一个提包,里面装满了明信片,都是学生寄给他的,有1000多张。翻阅这些明信片,字里行间流淌着纯真,跳跃着爱心。在他眼里,这些明信片是从警34年来最丰厚的回报。
“警察爸爸,我已走上社会,正在创业,感谢您对我的资助,祝春节快乐。”这是去年春节赵小同寄给李学岭的明信片。赵小同曾是幸福街小学的学生,李学岭在一次执勤中发现这个不爱讲话的孩子无人接送,便跟着赵小同来到家中,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几乎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父母都是残疾人,妹妹因家庭困难不能上学。这让李学岭很难过,他当即拿出自己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的1000元奖金放在赵小同父亲面前,又跑出去买了一大堆营养品。从那时起,李学岭就成了赵家的常客,给赵家送钱送物,资助赵小同到小学毕业。像这样的孩子,李学岭一共资助了四名。
34年来,李学岭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市劳动模范、市最美警察、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青年卫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
没有沙场英雄的辉煌战功,没有刑侦民警的显赫事迹,有的只是一名普通民警的那分坚守和执着。李学岭用他的拳拳之心和赤子深情,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的铿锵誓言。(本报通讯员 武 剑 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