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者温儒敏发微博表示,他的老同学钱理群夫妇已在酝酿前往养老院居住。目前,钱理群身体良好,计划于养老院内继续开展研究和写作工作。对此,有人表示“理解,无奈,无语。”有网友表示“这就是未来人们的普通生活方式”“养老社会化是进步”。在老龄人口已近2.12亿、生育率持续走低的今天,您如何理解养老院养老?
【观点1+1】
@芳心云天: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养老确实是备受关切的话题。钱理群夫妇酝酿前往养老院居住,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是不错的选择,既能得到专业化的服务,又能结识更多的同龄朋友,还可减轻儿女们的负担。但儿女们可不能一“送”了之,要记得做子女的义务,常来老人身边陪伴。
@暖暖小月儿:社会竞争太激烈,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照顾老人会有所不周,两个孩子照顾四个老人也力不从心,养老院社会化未尝不是好的尝试。老人也有很多需求,养老不是儿女给点钱孝敬一下就行,应该让老人多和社会接触,让老人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悠然阿朵: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去养老院居住当然是进步,老人不仅能摆脱孤独寂寞,子女还可以安心工作。但目前来看,现有的养老院恐怕满足不了老人入住的要求吧!
@爱苇之人: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大多在外打拼自己的事业,很难保证时时刻刻待在父母身边。而我国逐渐迈进老龄化社会,国家对养老院有政策扶持,到养老院养老已是社会趋势。
@芙蓉仙子晓阳:理解也罢,无奈也罢,养老院养老已经是老年人的选择之一,其实从国家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那一天起,就应该着手完善养老工程,尤其是要把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妥善解决好。
@人在你的江湖:在国外,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是很正常的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要学会转变观念,入住养老院不要难为情,毕竟这样既可让自己过得舒坦,又不增加子女的负担,双赢!
@风开季节:养老,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养老已是大势所趋,避无可避,唯一的要求,便是尽快完善养老机构,为群众养老提供足够的场所。
@江苏日月江南:到养老院养老,肯定是一种趋势,因为养老院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容易找到相同爱好者,可避免晚年的孤独感。关键是养老院收费问题,如果收费过高,一般工薪阶层的退休者可能难以承受,最好有不同的档次,方便不同的老人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
@天河梁-史塔克:进养老院确实是城里人先进的养老方式,因为软硬件都很强,适合老人生活。但对于县级以下小城镇,由于养老院发展较慢、条件有限,最重要的是人们观念没转变,老人仍以居家养老为主,进养老院还不现实。
@菏泽新志:学者带头走进养老院从宣传上讲是好事,但是养老院本身不进行改进,最终也只能令大众空欢喜一场。
【下期话题】
私房钱
据《焦作晚报》报道,因为近万元的私房钱被妻子王女士发现,最近市民周先生的日子很不好过。王女士连着和他吵了好几天,还闹着要离婚。前两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下,两口子算是和好了。对于私房钱问题,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