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愿“提速降费”早日实现
养老院
让“膀爷”淡出公众视线
喜看“月嫂”服务标准化
多措并举做好郑焦晋高速公路焦作段绿化改造工程
世相漫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期话题】
养老院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学者温儒敏发微博表示,他的老同学钱理群夫妇已在酝酿前往养老院居住。目前,钱理群身体良好,计划于养老院内继续开展研究和写作工作。对此,有人表示“理解,无奈,无语。”有网友表示“这就是未来人们的普通生活方式”“养老社会化是进步”。在老龄人口已近2.12亿、生育率持续走低的今天,您如何理解养老院养老?

  【观点1+1】

  @芳心云天: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养老确实是备受关切的话题。钱理群夫妇酝酿前往养老院居住,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是不错的选择,既能得到专业化的服务,又能结识更多的同龄朋友,还可减轻儿女们的负担。但儿女们可不能一“送”了之,要记得做子女的义务,常来老人身边陪伴。

  @暖暖小月儿:社会竞争太激烈,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照顾老人会有所不周,两个孩子照顾四个老人也力不从心,养老院社会化未尝不是好的尝试。老人也有很多需求,养老不是儿女给点钱孝敬一下就行,应该让老人多和社会接触,让老人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悠然阿朵: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去养老院居住当然是进步,老人不仅能摆脱孤独寂寞,子女还可以安心工作。但目前来看,现有的养老院恐怕满足不了老人入住的要求吧!

  @爱苇之人: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大多在外打拼自己的事业,很难保证时时刻刻待在父母身边。而我国逐渐迈进老龄化社会,国家对养老院有政策扶持,到养老院养老已是社会趋势。

  @芙蓉仙子晓阳:理解也罢,无奈也罢,养老院养老已经是老年人的选择之一,其实从国家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那一天起,就应该着手完善养老工程,尤其是要把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妥善解决好。

  @人在你的江湖:在国外,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是很正常的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要学会转变观念,入住养老院不要难为情,毕竟这样既可让自己过得舒坦,又不增加子女的负担,双赢!

  @风开季节:养老,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养老已是大势所趋,避无可避,唯一的要求,便是尽快完善养老机构,为群众养老提供足够的场所。

  @江苏日月江南:到养老院养老,肯定是一种趋势,因为养老院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容易找到相同爱好者,可避免晚年的孤独感。关键是养老院收费问题,如果收费过高,一般工薪阶层的退休者可能难以承受,最好有不同的档次,方便不同的老人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

  @天河梁-史塔克:进养老院确实是城里人先进的养老方式,因为软硬件都很强,适合老人生活。但对于县级以下小城镇,由于养老院发展较慢、条件有限,最重要的是人们观念没转变,老人仍以居家养老为主,进养老院还不现实。

  @菏泽新志:学者带头走进养老院从宣传上讲是好事,但是养老院本身不进行改进,最终也只能令大众空欢喜一场。

  【下期话题】

  私房钱

  据《焦作晚报》报道,因为近万元的私房钱被妻子王女士发现,最近市民周先生的日子很不好过。王女士连着和他吵了好几天,还闹着要离婚。前两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下,两口子算是和好了。对于私房钱问题,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