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科学还原案件真相
“天赐”富民路
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的66%
图片新闻
建立民办养老机构约谈机制
三举措服务新农村建设
图片新闻
孟州市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购买一台烘干机 晾晒粮食不发愁
节水伴随每个人的工作生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购买一台烘干机 晾晒粮食不发愁

作者:本报记者 原文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7月10日上午,市农机部门利用相对农闲时节,邀请各县市区农机部门工作人员、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等150余人会聚一堂,举行了一场生动的粮食烘干机推介和技术交流大会,对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介绍。

  “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就是为了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把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粮食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会一开始,市农机推广站站长胡国臣首先阐明了此次推介会的意义。

  在推介会上,我市农机专家、粮食烘干机用户代表、经销商代表分别从推广粮食烘干机的意义、使用情况、产品介绍等多个方面向与会人员进行了介绍,并与有意向购买的用户进行了技术交流。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再购买一台粮食烘干机。”博爱县原种场副厂长毋行军说。他们农场去年首次安装、使用了粮食烘干机后,粮食晾晒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博爱县原种场自有耕地面积800余亩,流转农户耕地面积300余亩,每年仅玉米产量就有近50万公斤。但是,玉米晾晒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场地,高昂的成本一直制约着农场的发展。去年,通过国家农机补贴,博爱县原种场以6万元的价格购入了一台价值14万余元的粮食烘干机,对1.5万公斤玉米进行烘干实验,每公斤的成本仅有6分钱左右,与雇佣大量人力和建设大面积的晾晒场地相比,成本微乎其微。

  毋行军举了一个例子,在粮食烘干机推广使用前,一位种粮大户在收获了15万公斤玉米后,接连遇到了阴雨天气,所有玉米发霉、发芽,最终导致这位种粮大户只能以每公斤0.4元左右的价格将所有玉米卖给酒精生产厂家。

  毋行军算了一笔账,按照正常玉米价格为每公斤2元左右计算,就给这位农户造成了每公斤1.6元的经济损失,15万公斤也就是24万余元。再按照一台烘干机6万元计算,也就是说一台机器4~5年使用一次也是不亏本的。

  粮食烘干机只适合在连阴雨天气下使用吗?“在正常天气下使用粮食烘干机烘干粮食,也比普通晾晒方法高效得多。”毋行军说。露天晾晒需要大面积的晾晒场地,许多种植户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公路上晾晒一方面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损耗。

  毋行军介绍,玉米收获后的水分含量大约在30%左右,而我省规定的收购标准在13%左右,普通晾晒不容易掌握水分的变化,而使用粮食烘干机烘干粮食,可以随时监控粮食的水分变化,确保玉米水分既符合标准又保证农户利益的最大化。

  “今年是我市粮食烘干机推广的第三年,全市已拥有各类粮食烘干机54台,粮食烘干机械推广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胡国臣说。目前,我市共有7个可以享受政府农机补贴的粮食烘干机品牌可供农户根据需求选择,形成了生产厂家比产品质量、比服务能力、比价格优势的良性竞争局面,真正让农户得到实惠,促进粮食烘干机械在我市的推广和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