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派出了大批学者到美国进修,其中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开始注意到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及其在推动高技术产业化中的作用,并试图将其引入国内。在中共中央1985年3月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发展风险投资。此后,国务院陆续发布了一些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政策和规定,有些地方及部门也成立了一些以科技融资为主要业务的小公司,但由于观念上及体制上的障碍,科技改革与经济改革未能保持同步,以及融资渠道不通畅、资本市场欠发育、契约关系不健全、分配制度不合理、知识产权不明确等等原因,致使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举步维艰,发展极为缓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兴起的条件也在逐渐成熟,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对风险投资的客观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民建中央在1998年3月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几点意见》的提案,被列为大会的“一号提案”,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各界人士的关注,掀起了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热潮。尽管还存在着一些观念、制度、法律等方面的障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失误,但此后几年内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确实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在世界经济发展减缓及国际风险投资退潮的影响下,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2006年后我国的风险投资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风险投资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中,因此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逐渐成熟。但是,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我于1984年由美国进修工商管理回国后,一直在思考并探索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问题。1987年秋,我应邀赴美进行风险投资的研究,加深了对美国风险投资情况的了解。此后,我曾在全国政协、化工部等处多次鼓吹发展风险投资。在1996~2007年我就任民建中央主席的11年中,坚持利用参政议政的平台努力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本书汇集了我多年来在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研究的初步成果,共分为3个部分。
坦率地说,目前在如何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许多有关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意见。我在本书中所表达的一些观点都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认为,对于风险投资这样一个新事物,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和争论是正常的。但我也坚信,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对风险投资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在发扬学术民主,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就一定能够殊途同归,取得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已初步表明,风险投资在我国是大有可为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要使风险投资这个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产物在我国发挥重要作用,必然还要有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我深信,只要我们本着邓小平所说的“大胆试,允许看,不争论”的精神,积极开拓,埋头苦干,就一定能使我国的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列车”驶向繁荣富强的目的地。(此文在本书作者自序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内容简介:
《成思危论风险投资》汇集了成思危先生有关风险投资的文章、演讲及访谈等共计65篇。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成思危先生在历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所做的主旨报告,共计10篇;第二部分是成思危先生对于中国风险投资的研究与思考,从他多年来所写的有关风险投资的文章中选编了33篇,其中有些是应有关杂志之邀撰写的文章,有些是为一些杂志、书刊说撰写的序言,有些是根据在有关会议上讲话的录音整理而成的文章;第三部分是媒体访谈录,从上百篇电视和报纸、杂志的访谈和报道中选出了22篇收入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