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锴 实习生 王妍月
近年来,走在我市大街小巷,总能看到颈挂珠串儿、手持把件的男女老少,出售此类物件的商铺更是屡见不鲜。如果您见惯了五光十色的琥珀蜜蜡、玛瑙,形态各异的菩提子、红木手串,晶莹剔透的美玉、玛瑙,那就来七贤民俗村吧,因为这里新开了一间海遇阁,里面全是来自海洋的珍品文玩。
另类文玩来自大海
珊瑚、海螺、贝壳、砗磲、珍珠、海花、海树……走进位于七贤民俗村的海遇阁,就会有一种置身海底的感觉。看着造型各异的珊瑚、奇形怪状的海螺,琳琅满目的珍珠贝壳,会令人不由得赞叹,海洋里竟能孕育出如此多美丽的珍宝。
对于我市这样一个远离海边的内陆城市,海遇阁内的“海底世界”无疑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各式各样的海底珍宝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长期以来,艺术品收藏中通常是以书画、瓷器和古董等大件收藏为主。以珠串为代表的文玩杂项则多属偏门项目,近几年来却颇受年轻人的喜爱。而这些海底珍宝则更是难得的收藏艺术品。”海遇阁店主曹德领说。文玩收藏的范围非常广,能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以前,以海洋珍宝为代表的文玩,在收藏圈子中并不被多数人青睐,现在,在沿海城市已经受到了热捧,成为炙手可热的宠儿。
“一件文玩,如果不喜欢,东西再好、再便宜,人家也不愿意掏钱买。一旦有看上眼的,很多人都舍得花大价钱买。”曹德领说。来自海洋的珍宝加工成的佛珠、手链、项链、手串、吊坠等饰品,古韵典雅、温润可人、自然迷人、雍容华贵,成为近年来时尚女士展现个性魅力的热门饰品。而且,因为海洋里产出的东西稀少难得而价格昂贵,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凸显其珍贵性,升值潜力越来越大。
海洋珍宝琳琅满目
在海遇阁众多的海洋珍宝里,最名贵且最好看的当属珊瑚。因为珊瑚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止血和驱热的功能。它与佛教的关系也很密切,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来做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是极受珍视的首饰宝石品种。
著名珊瑚鉴赏家周末曾说:“珊瑚,大海的精灵。”印第安人认为:“贵重珊瑚为大地之母。”而在中国古代,红珊瑚也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贵权势,所以又称为“瑞宝”,是幸福与永恒的象征。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红珊瑚具有崇高的地位。清朝二品官上朝穿戴的帽顶及朝珠系由贵重红珊瑚制成;西藏的喇嘛高僧多持红珊瑚制成的念珠。在当前,珊瑚的重要性也被人们渐渐地认识。由于珊瑚的稀有性,使它极具收藏价值。天然红珊瑚饰品更受到人们的喜爱。此外,红珊瑚不仅具备收藏价值、观赏价值,还具备极强的保健价值。据说,佩戴红珊瑚饰品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够除宿血、续断骨、养颜美容、抗癌、驱凶避邪,使人吉祥富贵。因此,佩戴和收藏红珊瑚饰品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时尚。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将近五亿年前就出现了。很多人以为珊瑚是植物,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珊瑚是动物,是由无数微小的珊瑚虫聚集形成。”曹德领说。珊瑚虫的形态就像花朵一样,顶端由一圈圈的触手构成,如同花瓣,而圆筒般的柱部则好比花的子房。珊瑚虫会吸收溶解海水中的碳酸钙,用来制造自己的骨骼。我们一般所见的白色珊瑚,实际上是一个个珊瑚虫死后遗留下来的骨骼,真正活的珊瑚虫是在其上面开着的一朵朵柔嫩的“小花”。
除了珊瑚,海遇阁里还有被誉为“佛教七宝”之魁(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的砗磲。砗磲是一种原产自深海的大型贝类,生长在海底的热带珊瑚礁间,壳内白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是经千百年的自然变化而形成的海中化石,表面带有细密的纹理,代表其在深海中的生长年限,砗磲可以通过加工制成手连、项链等。
具有瑰丽色彩和高雅气质的珍珠,象征着健康、纯洁、富有和幸福。有“海金”之誉,自古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贵、神圣的玳瑁,可是辟邪之不可多得极品。这么多美丽的珊瑚、海螺,有没有喜欢的呢?在七贤民俗村海遇阁里,还有更多的海底珍宝等着你发现哦!